2018年 5月4日 星期五 多云转阴
三秦大地的面食种类繁多,声名远扬。岐山臊子面只是其中的一种,“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这九字令是对其简约的描述,极致的概括。”“薄、筋、光”指面条之质;“煎、稀、汪”指汤水烫,汤宽,油大;“酸、辣、香”指调味之美,尤以酸为主。
岐山位于陕西的西部,属于宝鸡市管辖。古有凤鸣岐山的传说,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和“陕菜之乡”的美誉。黄帝时代,与黄帝合著《黄帝内经》的岐伯就居于岐山之下。岐山民间小吃花样甚多,臊子面、锅盔、醋粉、肉夹馍、擀面皮……各种特色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岐山臊子面与一般面条不同,其薄如蝉翼,却筋韧无比。滚水下锅,捞入碗中一窝丝,浇上臊子,少面宽汤。油亮的肉丁、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相拥着匍匐在面上,丰富多彩,煞是诱人。
人们如此推崇岐山臊子面,除了入口之美味,与其美好的传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岐山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话说那时,渭河中有一蛟龙祸害乡里,文王率领族人为民除害,斩杀恶龙,当地百姓设宴相庆。因为人数众多,文王令置大锅二口,一口锅下面,一口锅烹制臊子;大家只吃面不喝汤,面吃完,汤倒回臊子汤锅里,臊子汤轮番浇面。这种和和美美、气氛融洽的吃法以后就流传了下来,称之为“和气面”,也就是今天的臊子面。岐山臊子面又被称作“嫂子面”,相传周文王年幼父母双亡,由嫂嫂抚养成人。时值文王伐纣,一次文王出征,偶感风寒,数日卧床不起,服百药而不见起色,嫂子知晓后,赶至军中,亲自下厨,为文王擀制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文王食之大汗淋漓,寒湿尽去,病痛全无。文王感激嫂嫂恩情,遂给此面取名“嫂子面”。 不过,这些毕竟都是民间的传说。据史书记载,臊子面源于周代尸祭制度的"竣余"礼仪,即先敬神灵祖灵,剩下的才轮到君卿,最后才是一般人。这种遗俗在岐山长期存在,不论谁家办红白喜事,第一碗臊子面先不上席,而由小字辈端出门外泼两次汤,象征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汤称"福把子",泼向正堂的祖灵牌位,然后才上席,并按辈数和身份次序上饭。吃过面剩下的汤不能倒掉,还得回锅,即取竣余的“余”字之意。由此看来,岐山臊子面“吃面还汤”的讲究还是颇有来历的。
岐山臊子面最为重要的是臊子汤,醋则是臊子汤的灵魂所在。原汁原味的岐山臊子面自然离不开岐山醋。岐山醋的酿制始于西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礼》中亦有“醯人掌五齐”的记载。其主原料为大麦,大曲酿制,工艺考究,具有浓厚的岐山地方风味,酸香适宜,酸气纯正,味净酸长,提调各味,独具特色。姜子牙尤好岐山醋,辅周灭商后自封为“醋坛神”,时至今日,仍被岐山做醋人所敬奉。
游历西府,探周礼之乡。品一碗岐山臊子面,入口绵酸,微咸略辣,后味酸香,遂与姜太公论醯,岂不美哉!
—酸—
注解:醯,是会意字。读作xī,本意指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