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读书,看到畅销榜上有赫拉利的《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这位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的新作,之前还著有《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兴趣盎然,拜读之。
赫拉利是位了不起的青年才俊。他1976年出生,2002年在牛津大学耶稣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专攻中世纪史和军事史,发表过《骑士时代的特殊战役(1100~1550)》(2007)、《最后经历:战场启示和现代战争文化的创生(1450~2000)》(2008)等专著,以及若干有关战争史的论文。在经历了这些微、中观的历史学专门训练之后,赫拉利便转向了一种极宏观的世界历史研究,而且还特别热衷于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类学、生态学、政治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对作为一个物种的智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来龙去脉,做出全方位的考察和预测。老实说,如此大规模跨学科的史学研究计划是令人瞠目的,那似乎不是一个“专业历史学家”凭一己之力就能够成就的事情。然而,赫拉利还真的就单枪匹马地做了这么一件不可能的事。而且,事实证明,他做得不赖——我们面前的这部《人类简史》,作为他这一工作的初步成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而赫拉利本人自然也能因此而暴得大名:毕竟,能够像他这样从容游走于这么多学科之间的历史学家,是旷世罕见的。
—摘自《人类简史》推荐序
敢于直面创作《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这样的作家,果然是拥有非同常人的学识。从他书写的内容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详实的调查研究报告与历史文献,可见这样的著作是集人类无数优秀成果于一身的,也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
书中观点少数是老生常谈的,大多都是新颖的总结,综合了物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生态学、文化学等等学科的角度,可见跨学科研究在未来的学术领域将会发挥重要作用。不过也有些遗憾的是,《未来简史》这本书并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像是一本科普读物,梳理了人类到目前为止的经历,并对未来进行了预测,虽然有些预测让我觉得很偏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本优秀的著作。
赫拉利在书中的观点认为,在提升人性超越挣扎求生的动物性之后,我们现在希望把人类升级为神,让智人化身为智神。
我认为,这种观点显然是偏激的。人类发展要在人的希望中,早就一副伊甸园的景象了。在终极意义面前,一切都要遵循法则,无论是自然法则抑或是神的法则,没有了敬畏就没有了约束,没有了约束就没有了意义。无论是否有神的存在,都不应该是人性做主,因为人性的根源是建立在求生本能之上的,而资源终归是有限的。科学再怎么发展也无法避开人类精神世界的黑暗森林,霍金认为哲学死了,如果没有某种爱与和平思想的再度崛起(如宗教如哲学),混乱和黑暗也就不远了。
问题不在于人类是否有神的能力,更重要的在于宗教带给人的约束力。
这本书从头开始就是通过物质文明为基础分析,精神世界被挤压到了角落中。科学是手术刀(如果希格斯玻色子存在),让我们对世界进行外科手术,但是操纵手术刀的灵魂不应该更被重视么。从科学、物质角度上讲,人类可以拥有神一般的能力,长生不死、上天入地。但是神最重要的概念不是创造,而是约束,来自于精神领域的约束,我们的一切伦理观、道德观、价值观都有其约束。换句话讲,科学发达到可以让生命没有尽头的时候,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
精神才是永垂不朽的,而物质只会随时间消逝。
为什么人类不能成神,就是因为有我们的触角伸不到的领域,宇宙之大 道路孤寂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就像是爱德华•蒙克的画《呐喊》表现的情绪。所以用信仰来支持精神领域至少在永恒的未知面前还是有避风港的,否则科学大厦崩塌时(科学不可能是信仰,因为科学建立在怀疑之上),虚无主义盛行,人类文明堪忧。
灵魂是什么,恐怕已经不在人类目前的认知范畴里了,但是信仰对精神领域的帮助,是人类最辉煌的宝库。
>> 老实说,目前科学对心灵和意识的理解少得惊人。目前的正统科学认为,意识是由大脑中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的,而这样的心理体验能够完成某些重要的数据处理功能。然而,大脑里的各种生化反应和电流是怎么创造出痛苦、愤怒或爱等主观体验的,至今仍无解答。或许再过10年或50年,我们会有很好的答案,但这里必须强调:直到2016年,我们仍然无解。
科学是有掣肘的,所以哲学与宗教就越发的不可代替。
我们不能用科学来解释所有的问题,可以说科学还不够发达,换句话也可以说科学是有局限性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很重要,科学可以将人用物质的角度无限解构,但这种做法无异于将女人视为骷髅。但是精神文明怎么解释呢,艺术从何而来,意识从何而来,这些都是科学触碰不到的领域。
我们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也用知识去预测未来。而知识其本身就是人类发展至今的各种经验,就像是初生的婴儿会哭一样,只要哭了就有奶喝,所以婴儿饿了就会哭,这是他的经验。但是未来发生的事情很多时候经验并不能帮到我们,因为在日新月异变化的时代,没人知道下一刻人类社会会遇到什么样的改变。知识的时效性成为了我们看到未来的掣肘。
>> 这正是历史知识的悖论。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我们拥有越多数据,对历史了解越深入,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我们的知识也过时得越快。
动态的、实时的知识(信息)才能在预测中有效率。科技在高速发展的情况中,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时效性越来越短,很可能你上一刻钟认定的道理,下一刻钟就被推翻,所以对世界预测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人类有机化、一体化的过程中,蝴蝶效应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仅是计算机了,能实时有效进行分析的能力永远在发展的路途中。正是因为科学是有掣肘的,所以哲学与宗教就越发的不可代替。
不提这些观点,这本书还总结了大量的人类文化成果。
教育就是其中之一。
>> 开始,学校的重点应该是启发和教育学生,而分数只是衡量是否成功的工具。但很自然,学校很快就开始一心追求高分。每个孩子、教师和督学都知道,考试考高分需要的技能,与真正了解文学、生物学或数学所需的技能并不相同;每个孩子、教师和督学也知道,如果被迫两者只能选其一,大多数学校选的会是分数。
想到国内目前的教育环境,觉得可笑却又无奈。分数的背后是什么,是高超的考试技能还是深刻的知识内涵?赢得了考试就是所谓的成功?往往能力(学识)越强分数越高,但不是分数越高能力(学识)就越强。口号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终还不是应试教育的作品(考级热、国学热、补习班热,多不胜举)。工厂化生产的小学生,机器化生产的高中生,流水线生产的大学生,却想要精良订制级的人才?很难呐。
那是考试机器,不是全人的培养。
14—18岁是最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年龄段,充满了鲜花的馥郁、无拘无束的浪漫,求知欲、探索欲萌芽的娇嫩状态可受不起高考简单粗暴的蹂躏,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恐怕都有点反感吧。要想有创造力的社会,得先从有想象力的年轻人开始,请勿再屠戮爱和美的萌芽了。如果投入和产出有边际效应,那么高中阶段就是峰值,树德育人的进程怎么能拖到大学?
不过最终这毕竟是无奈的产物,归结到社会、制度现状,迫不得已将教育变成比赛。中国人的集体人格中,应该加一点来自西方智慧的独立批判精神(critical thinking),杜绝跟风盲从。很多人看到不合理,但是轮到自己孩子教育的时候却又得遵循,甚至不比别人填鸭填的少,这就是人的社会性。只有家庭能做到教育效率的最大化,所以不要抱怨体制,看到不合理且无法改变,就另谋出路吧。
书中的内容丰富多彩,如果一一列举怕是要写出一本比《未来简史》还要厚重的书来,而读书这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就当抛砖引玉了。
如果有对其内容感兴趣,那就抽出空来看看吧,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