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今晨三点便从梦中醒来,再无睡意。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身边是妻子有频率的呼吸,应该睡的很甜。
刚刚在梦中:我听见身后传来我母亲的呼唤:张三,张三,蛋蛋,蛋蛋…一声又一声,真真切切。在这温暖的呼唤声中,我失去睡意。
想着此时的爸妈应该正在距我300多公里外的老家酣睡,我起身坐起来,眼里噙满泪水,一股无尽的思念,在深夜蔓延...我深知,从今往后,我与他们聚少离多将成为常态,此刻的我对他们无比的牵挂。
“张三”、“马莲”,“蛋蛋”是我们一家三口,“张三”和“蛋蛋”是母亲称呼父亲和我的,而“马莲”则是父亲称呼母亲的。
我的母亲马莲,个子不高,在东北女性的身高中来说,算是中等。具体多少,我还真说不上来。但在我13岁的时候,我的身高已经超过了母亲。因为就在我13岁的某一天,我清楚的记得,在夕阳西下的马路边,我和母亲并排站着,爸爸说了一句,“你现在都比你妈高了!”。
母亲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平凡如水,却滋润了整整一家人。她老实,善良,带着山里人的质朴,对人对事总报以最大的善意。
90年代,在北方偏远的小镇,随着计划经济的消逝,一个建国以来最风光的单位,正在走向没落——粮库。我母亲最早就是一名粮库职工,后来变成了下岗职工。
我的童年在小镇度过,由于母亲失去了工作,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父亲的身上。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家庭生活充满了各种吵闹,多半是因为家庭生计在计较,母亲默默地忍受这一切。
生活还得继续,母亲虽然是下岗职工,但是她的工作好像并没有减少。她上山采过蘑菇、榛子,蕨菜等一切能采过卖钱的山货,她在家养过兔子、小鸡,山羊等一切她能养的东西,她忙的甚至都没有了陪我的时间。童年我最多的休闲时光就是跟着我的姥姥、姥爷在一起,听着姥爷吹吹唢呐,陪着姥爷看二人转录像带。
小时候苛刻的物质条件,让我印象深刻,我有一个难以改变的习惯受其影响——我从不吃茄子干。小时候,妈妈为了我在冬天能够吃上除了白菜、土豆以外的青菜。把夏天菜园子里吃不完茄子晾晒成干,冬天拿来炒菜。可是每次当我吃炒茄子干时,我总把它当成肉,却得不到肉的滋味,我使出浑身解数地“作妖”,我馋,我想吃肉。
有母亲在,生活总归会越过越好的。在我12岁之后,我不再听见家里的吵闹。但那时距离我离开这个家去外地求学还有三年的倒计时。
那是我在小镇里最后的少年时光。惭愧,那时的我正直青春叛逆,扮演了一个俅俅蛋蛋,倒翻天罡的小伙子。跟发小们去网吧打游戏,跟别的小朋友打架,做的全是不让人省心的事。
那时母亲已经打不动又黑又胖的我了,但却从未放弃对我的管教。时至今日,当时的耳提面命已记住不了,只记得网吧门前母亲望着我复杂的眼神,回到家黯然落泪的背影。
15岁少年出乡关,七载求学,两载从军。我永远忘不了退伍回乡,深夜走出站台看到阔别两年未见的母亲:脸上的皮肤干涸黝黑,凌乱的两鬓青丝微微泛白,上身还是穿着以前的那件紫色开衫。但我看得出,母亲眼里都在笑,笑的真开心。
2019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我完成了人生中的两件大事——成家立业。此时的母亲一路风雨里走来,岁月在脸上眷刻上深深的皱纹,皮肤被时光打磨得也越来越粗糙,为了操办我的婚事,更是几度沧桑。
我心疼的要命,可是放不下面子的我却连句“辛苦啦!我爱你!”都说不出来。但我心里明白:此刻的你是最幸福的,你跟别人谈起我,总是神采奕奕,不自觉的流露出自豪和喜悦。
母亲,放心,我会继续努力工作,热爱生活,做你和父亲的骄傲成为你们的依靠!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看到这句话,想起我的父母,心底里的由衷的泛起暖意,让我去热爱世界,热爱生活。
现在的母亲,依旧是个闲不住的人。夏季来临,又开始侍弄菜园,圈养小鸡,操劳一生,一刻不闲。
今天是母亲节,我爱我的母亲!我希望她健健康康,吉祥如意,长命百岁!也愿天下所有母亲,岁月安好,时光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