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说唱·传播
第一位博士生:张露丹(上海音乐学院)
题目:潮剧例戏之演出生态与民俗属性探讨—以吉祥戏《五福连》的观察为例。
文本结构:
一、进入研究前,所做的基础与准备
二、潮剧例戏《五福连》实地观察
三、探讨观察中引起笔者关注的现象与问题
张博士从潮州的拜神祭祖的民俗现象切入,进而引发出戏班在当地存在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她观看了14场戏班的演出与亲身参与了3场古筝伴奏,有了更多的机会与演员们亲密接触,走入戏班的后台,也为进一步刨析其民俗属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位博士生:杨高鸽(中央音乐学院)
题目:晋南仪式演剧唱腔衍变—以锣鼓杂戏、地台戏为例。
文本结构:
一、概述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缘由
三、锣鼓杂戏唱腔音乐
四、地台戏唱腔音乐
五、晋南仪式演剧唱腔衍变结论
第三位博士生:杨丽琴(南京艺术学院)
题目:从文本记录到日常生活:中国盲人说书研究的学理与脉络。
文本结构:
一、文本中心:发端于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的盲人说书初始研究
二、文本的延续与深化
三、学术多元化视角下的盲人说书研究
四、文本向语境的转型:民族志范式下的盲人说书研究
五、进入日常生活的盲人说书研究
第四位博士生:金中
题目:中国抗疫歌曲的海外传播-《定能挺过去》的翻译与改编
文本结构:
一、背景
二、歌曲翻译中的差异
三、中英文歌词比较
四位博士生讲完后,同样由张君仁老师进行点评,点评内容就不在此赘述。
各位博士生的选题与切入点都比较有意思,通过此论坛也学习到了她们在研究中所运用的多种研究方法、研究视角、诸多研究领域所涉及的理论与方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