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跟人吵过架?有些人肯定会说:遇到纷争的时候,能动手的尽量别逼逼。所以自己从来没有吵过架。
好吧,但是有一天,如果真的不小心和别人吵起来了,会发生什么呢?手抖?脚抖?浑身发抖,就连心脏都止不住的颤抖,就连说话都口齿不清了。
这种情况肯定会发生在一些人身上,那这些人就会开始自我怀疑,我是不是有病?
其实不用慌张,只是我们人体的应激反应。
急性应激反应是动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应对生死攸关的危急状况的一种本能的保命机制。
如果你遇到一只可怕的老虎,你会怎么办呢?
在这种生死攸关的危急状况下,我们会做出一种本能的反应,称为急性应激反应,也称“战斗or逃跑”反应。
在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眼睛和耳朵将危险信息上传到大脑,但是,首先并不是传给大脑皮层由负责分析和决策的额叶慢条斯理的“开会处置”;而是直接“拉响”杏仁核这一情绪处理的警报。
杏仁核可以本能地感受到这些危险,立刻发送求救信号到下丘脑。
应急指挥中心“下丘脑”运筹帷幄
我们知道,下丘脑是基本生理活动的中枢,通过自主神经调控诸如呼吸、血压、心跳,以及其他生命活动。
其中,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就像汽车的油门,负责应对战斗或逃跑反应,为身体攻击所需的能量,而副交感神经则是汽车的制动器,主要促进“休息和消化”,这相当于备战机制。
人们在应急反应的过程中,下丘脑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发送信号到肾上腺,肾上腺髓质紧急释放肾上腺素激素,激素进入血液,然后给器官发送命令。
于是我们的心跳就会加快,血压就会上升,呼吸也渐渐的加快加深,肌肉充血,手心脚心乃至全身出汗,汗毛直立,瞳孔扩大,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变得敏锐……
总之,这一切都是为了为即将到来的情况“殊死一搏”做最大限度的准备。
当然,每个人已经反映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有的人,反映不是很明显。但是有的反映非常强烈,比如“冒冷汗”,这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出汗,有时候甚至会汗流浃背。
在交感神经过度反应个体,我们会出现一些应激行为,一般的就是出汗,肌肉紧绷,甚至有可能会止不住的战栗颤抖,颤抖的部分可以是四肢,也可以是面部肌肉,如果是面部肌肉颤抖的话,就会导致“说话不利索”。
那么,这是一种病吗?
只能说是个人的特质,说病还谈不上。
不过,这一类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会比一般人差,但是我们生活中有不可避免地遭遇各种压力。
如果一遇到危险或者特殊的事情都出现赢家反应,长期下去,容易引发健康危问题。比如,血压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病等。
因此,这类人更最好是能够远离纷争,降低外界环境对自己造成的潜在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