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疾病,让我失去了最挚爱的本科专业—航空器设计与工程,像坨屎一样被随意丢弃到经管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如果你是清华北大的经管学院也好,可是南航大这种资源远比不上清北的学校也要搞什么综合性学校定位,那这种以航空航天类专业为招牌的学校,经管院能高到哪里去?!
从小到大,飞机就深深刻进了我的灵魂里、注定一辈子没法分开。而失去理想专业的丧亲之痛,让自己消沉了下去,从此郁郁寡欢。
校园里,每当看到航空器相关专业的学生走过、看到意气风发的飞行学员,衣冠楚楚擦肩而过,那种从内心深处向外透出的自信和阳光,让我敏感到觉得他们都在嘲笑自己是个垃圾。这种敏感到极点的痛越深刻,整个人就愈加沉沦。看着自己最爱的专业、理想与自己渐行渐远,深感无力与绝望。
可那是最爱啊,但我似乎已经失去了追求的动力,甚至家人都说,我并不是真正喜欢这个东西。连自己最亲的人都这样讲,已经没有比这种绝望更痛苦的事情。迷茫、焦躁不安,我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热爱还是不热爱?!可自己明明就觉得像那个她一样爱恋啊!但为什么追她的动力却一点都没有?!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在这种浑浑噩噩中,我也过完了这四年的大学生活。
经过几年岁月,自己也慢慢从这种绝望中走了出来。直到现在自己创业,逐渐找到了答案。
人的天性使然!也就是人性。
只有即时的、近在眼前的、付出和回报之间存在简单明确关联的时候,人才会有足够的驱动力去追求。让人上瘾的吃鸡和农药的设计者正深谙这个道理,让付出能够得到明确且及时的反馈。才使得那么多人沉迷进去。
功利心太强时,人难免短视。结果就是稍微付出,发现没有回报,人就没有动力了。大多数人对努力的态度是,除非我能明确看到回报,不然我我就没有动力去追求。问题是能立竿见影的事,多半价值有限。如果真有机会付出一块钱,就保证一定收回两块钱,难道不会吸引所有人去做?!当所有人都去追求同一个机会,那么这种机会就不叫机会了。这世上,真正稀缺的东西都需要日复一日长期积累打磨。
我也发现,自己曾经抱有很重的得失心,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而付出不一定得到,所以缺乏动力。就是这种付出就必须要有明确反馈的线性思维,框住了我自己。也是这种思维,框住了绝大多数人。所以脱颖而出的人,少之又少。恍然大悟那句话的真谛:高手都是反人性的。
尤其到了社会,事情往往不再像学校里那么单纯明确,只要你认真听理解到位训练扎实,那么好成绩基本跑不了。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你付很多,还是会长期看不到希望。
所以,尤其到了社会,不是因为有了机会才去争取,而是争取了才会有机会。当你抓住机会,这一点会给你带来正向反馈,反过来又刺激你努力的欲望。所以才说越努力越幸运,越幸运越努力。
一个人最痛苦而强大的时刻,莫过于揣着希望往绝境上走。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默默努力着,在漫长而看不到希望的等待中酝酿着。
最可贵的品质,莫过于在前途未卜时,仍然自己给自己信心。
活了一场,才明白,人最大的安全感,还得靠自己给自己。
梦想,2019,爱你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