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开启积极有意义的学习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由私立转为公办,学校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可以大面积招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学生,而是就近入学的学生。班级缺少了优生层面,缺少了大面积学习习惯很好的学生,所以现在进入教室明显能感受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一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堂状态表现出自由散漫,随心所欲地听课,想听就听点,想记就记点,自我要求不高;不爱听课时还要无聊地讲小话。

在阅读《教学勇气》这本书中,核心观点:优质教学不能简单降低到技术层面,而是教师的自我认同和完善。好的教师、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需要不断漫步在自己心灵的小道上,构建教师内心景观,向内越是和善而坚定向外才越能拥有和睦愉悦的关系。学生良好的学习发生也需要有自我认同与完善,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角色、自我价值与存在的意义。所以我们说优生不仅仅是教师教出来的,是孩子自己已经有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的意识,无需教师策马扬鞭,也会自我要求加速前进。

那面对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教师应该如何调整呢?

1.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保持教师强大的内核,自信优雅地教学 ,拥有教学的底气和信心,成为一个学习成长型、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2.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呵护学生心灵成长,激扬学生的生命状态。

(1)教师提前进教室,课前3分钟找学生聊聊天,尤其是找自己课堂中潜在的问题生聊天,在轻松地聊天中更多了解学生情况,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近老师,亲近课堂,从而更有意愿走进课堂,积极开启学科学习。

(2)在课堂上教师火眼金睛,及时发现亮点,多角度评价,清楚明白地亮出学生的亮点。现在不仅是肯定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表达完整、思考有深度的学生,对于大部分孩子,能阅读教材、提笔做笔记,学会倾听、开口读书、坐姿端正、神态投入等方方面面都值得教师从一个微行为去评价,在具体评价中让学生意识到我还是可以在一些方面做好的,我也是老师能关注到的对象,努力让学生找到课堂学习中的存在感,富养学生的心灵,赋予精神能量。

(3)教师要学会让路,当遇到教学用具技术问题、教学小组评价、一个问题的深入解决,真诚交流,寻求学生帮助,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价值感,也获得体验帮助老师、帮助同学的快乐。让学生成为老师的助手、朋友,而不是让学生成为我们的对立面、对手。每每课堂状态不够好时,我们会明显感受到教师与学生的生疏、隔阂,割裂状态。只有和谐共处的师生关系才会有相互默契、配合、尊重、理解的课堂发生,才会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4)按时下课,绝不拖堂,保证学生独立、自由的时间去释放自我,调整身心状态,再去面对下一个课堂的学习。课后有必要时要与学生谈话、沟通,尤其有学生影响到课堂,当天找时间与孩子聊聊,全面了解情况,了解学生,及时让学生觉察到自己的问题,并帮助、引导学生正视问题,调整状态。

(5)做好作业、考试学情反馈,抓住时机,适时地增加走近学生的机会,多面谈,谈学生当前学习存在的问题,谈学习目标、规划,谈学生在学科中存在的优势,和学生保持舒适地相处状态,做学生生命成长的导师。可能因为老师的关注与爱,就能点亮学生、照亮学生的心灵,获得努力学习、追求卓越的信心与勇气。

教学的本质是自我发现。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发现自我的过程。这是双向激发的生命运动。学生内心深处最美好的东西被教师激发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己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也同时激发出来,这样教与学都达到了一种真实的精神提升。所以,优质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双向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增强心灵的力量,获得不断成长的动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