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理财的第一篇文章。
为什么要理财?一开始思考这个话题,我的头脑中就浮现出以前年轻时候看过的很多励志书籍和投资理财宣传文案。“学习理财,掌握投资技巧,就能实现财富自由;学习理财,轻松实现人生的第一个100万;自从跟着XX学了理财课,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上楼也有劲了”。。。
我觉得学理财主要是因为“穷”。
这里的穷没有特定的金钱数目,甚至不仅仅指钱。当你很穷的时候,当你生活很拮据的时候,当你没有多少资源的时候,当你的资本不足以支撑你的想法的时候,你会想方设法的去努力争取,因为你会感到恐慌,会特别没有安全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最基本的需求是对安全的需求,这是本能的。这种本能的恐惧会促使你去想要去学习理财,想要获得更多的财富,更多的资源,这样才会有安全感。这是学习理财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
那你说,不穷的就不学理财了吗?那某某思聪、某某启刚人家还不是照样投资理财?诚然,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要说有投资理财智慧和素质的人群中,大部分是有钱人,甚至正是因为这群人投资理财观念正确,所以他们的财富才会越来越多。在托马斯斯坦利的《邻家的百万富翁》里还揭露,美国真正的大富豪(不是我们以为的有钱人)投资理财很有一套,生活却是非常节俭的,量入为出,不会过度消费。其实这一点也不矛盾,首先创业成功的有钱人,开始之初很多都是缺乏资源,非常艰难的,他们对理财投资的渴望是非常迫切的,尤其是在资本积累的初期。其次,随着资本的增加,他们想要实现的想法和目标需要更多的资源才能达到,这也促使他们不断精进自己的理财投资能力;另外,在美国、以色列等西方发达国家,理财基本知识是人人都要学习的common sense,国民的财商和理财的观念水平相对较高,在中国,很多时候是羞于谈钱的,谈钱伤感情,很多人是没有一点理财常识的,甚至都不知道复利和通货膨胀的概念。
但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可能并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学习理财是因为自我安全感的需求,想要理财可能仅仅是因为想要实现一个很小的目标(不是一个亿啊),比如想要一笔钱买个玩具,想凑个首付,想买辆车,或者是想买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碰巧自己手头又没有那么多钱,或者父母只赞助了一部分,这个时候就开始有意识要理财,通过积累自己的资金,最后实现自己的小目标。这可能是很多人关注理财学习理财的初衷。其实不光是普通人,有钱人家也是从小培养小孩财商的,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储蓄、规划,逐渐培养管理财富、经商理财的能力,家里有钱就可以想买啥买啥,想怎么花怎么花的那叫败家子,哈哈。
那么学会理财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就是可以助你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可以是一个亿啊)。这个是最直接最原始的作用,学会理财,才能合理规划自己的资产,合理配置自己的投资,且不说收益有多大,至少能够保值,虽然根据2018年9月份官方的数据显示中国的通胀率才2.5%,但是你稍微想一想门口小吃店涨价的进度就知道肯定不止这点,这个问题我就不深入写了,原因你懂的。不管是2.5%还是7%,要想你的资产跑赢通胀,没有一点理财基础是不行的。如果你还想在目前房市调控、股市低迷、内需疲软的情况下赢得一点收益,更是需要更多的学习理财投资了。
第二是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人人都想追求财富自由,是因为只有实现了财富自由,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实现了财富自由,你才不会为了生活所需不得不出卖自己的时间,这才是你自由生活的起点。哲学上都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你没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时候,有的事情你是不会去想,也没有资格去做的。对于财富自由影响你选择的权利,最早最直接的例子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如果你上大学的钱包括生活的开销都是父母给的(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这样),那么你在做很多决定的时候就不得不“受制于”父母,当你”不听话“或者为了自己的梦想与父母的选择不一致时,经常听到父母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听话我就不给你钱。现实生活很残酷,在很多时候,你没有资源,没有钱,你就没有资格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受了委屈就炒老板鱿鱼的底气,甚至不能给父母子女亲人更好的医疗和教育,这些其实你内心是很清楚的,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会尤其困难,所以不得不忍气吞声,不得不出卖自己的时间,换取金钱,这些都是正常的。只是我们积累到第一桶金后,如何运用,如何理财,真的是非常关键的,学习理财可以让自己起步更快,走得更远。
第三是让你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了理财知识并付诸实践后就会发现,其实理财理到后面不仅仅是投资,它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一种对生活的规划。学会理财之后,你会开始记账,会对投资及消费更加敏感,会了解哪些是资产,哪些是负债,哪些是纯粹的消费品,你会更加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消费和支出,会懂得为自己的小目标积累资本,甚至会运用投资的原则和理念去看待生活中遇到的事,这样的视角无疑是没有学习理财的你所不能体会的,这样的成长是不可逆的。
学习理财好处多多,关键这是一个具有复利效应的事,随着学习的深入,成长也越大。
尽管理财有这么多的收益,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以为然,或者说“视而不见”。根本在于,在他的认知里,有很多的错误观念。一旦在认知上有偏差,我们往往忽视掉很重要的成长升级。比较常见的错误认知有以下几种:
1.没有几个钱理什么财?
这是我经常听到身边人说的话,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开始学习理财的借口。其实仔细想想,学习理财跟钱多钱少没有多大关系,不学的根本原因还是你自己觉得这个事没那么重要,你心里估计想的是:你看我这么多年没有理财,不照样过得好好的。特别是对于一个有稳定收入的人来说,似乎更没有学习理财的动力。但是这些都是表面的,试想,如果不从现在开始学习理财知识,开始积累理财的资本,真有了所谓的可以理财的钱的时候,你真的觉得自己有能力保住这些钱吗?答案多半是否定的。我们不能忽视资本的力量,但也要提前具备站在资本背后的能力,在资金比较少的时候,多关注收益比例,关注投资逻辑,打磨自己的理财规划和技能,等你有钱的时候,才能少踩些坑,走得更好。
2.理财就是投资。
其实这个误区在前面已经提过,很多人觉得理财就是投资,学习理财就是学习怎么炒股,怎么看K线,怎么投资。这是片面的。投资在理财中只是一部分,理财还包括财务状况分析,风险评估,储蓄,收入与支出,资产配置等一套系统性的东西。所以说,理财到最后就是在理生活,规划生活,享受生活。
3.理财就意味着要过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也有的人会担心说,哎呀,要理财啊,是不是就是严格控制自己的开支,记录开销,每天消费不超过多少多少钱,搞得自己苦大仇深似的,跟个铁公鸡一样。其实理财中的控制开支,并不是要削减自己的生活必需开支,而是让自己学会控制毫无意义的过度消费。相反,理财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点,而不是月初吃海鲜,月底吃馒头。
4.学会理财就一定能赚钱。
这也是很多人存在的错误观念,认为学会理财就一定能赚钱。没有谁是一定会赚钱的,巴菲特也不敢打包票,实际上,在巴菲特的投资中,失败的投资占比也是非常大的。只是在投资理财的路上,我们可以学到一点基本的常识和方法,避免别人用简单的概率和数理统计就骗到你的钱。找准大方向和大趋势后,我们尽量减少交易的频次,尽量延长持有的时间,这样是可以平滑掉许多风险,提高赚钱的概率的。
其他还有很多关于理财的错误概念和认知,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始理财?
肃清了自己诸多的错误认知以后,该如何开始理财呢?我想答案肯定不是你用钱试就是了。
第一步: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和投资原理。
在接下来的理财篇里,我会写一写在理财的道路上需要掌握的一些知识,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讲一讲你也许经常听到看到、习以为常却从未深入思考过的一些东西。
尽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有一大波机会,但是请相信我:在没准备好以前,所有的机会对你而言都不是机会。
磨刀不误砍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