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应该是第二次读了。第一次自己还在念初中,身为农民的母亲虽然不博学深渊,但是她还是很支持我读书,所以第一次的版本还是母亲在地摊上给我买的盗版书,但那个时候还是如获至宝,我还小心且欢喜的包了书皮。时隔今日再读,依然感慨很多。之所以有触动,是因为它离我们很近,故事中的人和事好像就在我们身边,抑或就是我们自己。
我尤其深受感动的是孙玉厚对少平结婚之事的张罗,明知家里窘迫借钱也要为儿子张罗一场像样的婚礼,这样的爱有给予,有不舍,也有愧疚。我想起自己的父母,大抵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
我结婚不算早的,和我一般大的姐妹有的都有小孩了,可父母并不催促我,反倒是我先提起,我跟他们说我决定结婚的时候,他们眼里饱含的不是喜悦,而是惊慌,仿佛从没有想过我会离开他们一样,欲掩不住的害怕与不舍。父亲那一整个月都心不在焉的做事,闷闷不乐的好像小时候我被别人拿走了心爱的玩具。看着有些蹒跚而又孤单的背影,好心疼。
我家并不算富裕,但父母从没有委屈过家里的孩子。从我决定要结婚,父亲母亲便是操碎了心的给我准备结婚要用的东西,细微到那天我出门带的红圆小镜子还有红包里的每一张新钱。
出嫁的那天早上,妈妈一大早就陪我起来化妆穿婚纱,其实我知道她一整晚都没睡。爸爸一边喂我吃早饭一边看人家给我化妆说:我女儿真漂亮。
婚礼现场,爸爸把我送到我老公手上,没有跟我说一句话,只有我在不停哭,爸爸一直给我抹擦眼泪却在我转身的时候忍不住的抹眼泪。台下他们就坐在离我最近的一桌,别人都在这欢乐的气氛里觥筹交错,我分明地看到爸爸妈妈桌子上的菜一筷子也没有动。
自己没结婚之前每次去参加婚礼都不理解大喜的事,为什么每个人都哭得稀里哗啦,此刻也才明白,那是怎样的不舍。
时间总是很快,再读《平凡的世界》,我也已经为人父母,也就更能体味孙玉厚老夫妇对儿子的愧疚与疼爱,也自然更能理解少平责怪父母为他借钱结婚时的心疼和对贫穷命运的“责怪”。
是的,我深知他们养我如何不易,对我怎样不舍,愿意为我倾尽所有,怎么还舍得他们是因为我受委屈呢?他养我小,我养他老。希望天下的子女都能像他们小时候宽容宠溺我们一样,在他们年老的时候,对他们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耐心,多一些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