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三观,既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前不久一部电视剧由马伊琍和老司机勒东主演的《我的前半生》,电视一开播就收视率高升,引得一大波粉丝留言吐槽。为什么像这样的生活电视剧比那些正牌的历史名剧还受大众欢迎?我想起了大学老师曾经和我们说过的话,她说中国人喜欢看韩剧,每一部韩剧都是催人泪下,不管年轻人爱看,老年人也喜欢韩剧,原因在于很多韩剧都是生活剧,很接地气,也符合大众口味儿,也是为什么韩剧在中国市场那么畅销,受国人欢迎。《我的前半生》也不例外,很明显迎合国人心理需求,接地气,也很现实。
《我的前半生》其实就是一部心灵鸡汤,给正在承受不堪的婚姻生活中女人以慰藉,但是鸡汤喝多了,不腻吗?还是要回归现实中来。我觉得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现实里的婚姻生活远比屏幕里要真实和复杂,也残酷的多。
有人说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拼命想冲出去。城外的人把婚姻想象成很美妙的风景,一直渴望想目睹围城内的宜人风采。而城内的人已经厌倦了这样日复一日的旧景,早想脱离,却又痛苦无奈。
所以当经历过悲欢离合和刻骨铭心的感情之后,都不会再去轻易的结婚,因为每个不轻易结婚的人,都曾深深爱过和伤过!
我有个室友,叫小丽,没有亲眼目睹她的故事的人以为是电视桥段。小丽认识T君是在一个朋友的饭局上,其实那不是他们的初次遇见,他们初中就是同学,只是时隔十几年,小丽不记得T君,但是T君记得小丽,饭后,T君微醉向小丽要了电话号码,小丽瞪了他一眼扭头就走,后来T君从同学那里得到了小丽的联系方式,天天和她聊天,半年之后,有一天小丽接到T君电话,说要来看她,车子就停在她工作不远的地方,小丽当时心里很感动,下班后他们像恋人一样一起吃饭,看电影……后来大家猜到的结局,是两个人恋爱了,是的,他们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的饮食口味一样,他们兴趣一样,她崇拜他那么年轻有为,有魄力,他疼她,像自己的孩子,那么呵护。但是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的故事只属于电视里。后来家里知道T君和小丽的事情,就给T君介绍了一位本地门当户对的女孩子,逼着他结婚。结婚前天,T君站在小丽门前求得见一面,小丽不肯见他,半夜天空下起了大雨,小丽在窗户旁偷偷看到雨中T君,捂住胸口心痛的哭了起来,直到看到他失落的离去……这段爱情,让小丽刻骨铭心,也是她成为恐婚族的心病。放弃T君也是对的,生活中有很多像小丽的女孩子,情愿伤害自己也要成全他人,这也是种爱。
都说相爱容易,相处难。如果小丽和T君真的结婚了,但不见得会幸福。因为两个家庭的观念不一样。婚后肯定有很多的矛盾。像他们这样的恋人也许只适合做恋人,但做夫妻真的不适合。看多了悲欢离合,所以有了更多的人宁愿一个人生活,也不想结婚的单身贵族,“因为我单身,我自由啊!”其实,打着这种标语的人,都是在感情里受过伤的人,害怕婚姻,她们比谁都渴望能够嫁给爱情。所以他们宁愿恋爱一辈子,也不想结婚。于是她们一边习惯着单身,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并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充实自己,让自己经济上独立,不依附别人,也一边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爱情。因为她们遇见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可以有底气的说“你给我爱情就好,面包我可以自己买。”爱情是婚姻里的重要部分,因为相识,相知,相爱,走到一起,彼此的世界里都有对方,你知道他喜欢什么,他知道你讨厌什么。你们有共同的爱好,共同享受美好的时光,但是你们也有彼此的私人空间,各有各的小世界,都不容打扰。这就是好的婚姻状态。
其实所谓的理想的婚姻就是两个人三观相同,如果三观不同,你再怎么包容对方的缺点,再怎么迁就,最后还会是分道扬镳。为什么很多家长在孩子高考完,有的是孩子结婚了,还要离婚。因为他们的婚姻完全是为了孩子而活。但是他们不知道其实他们行为态度孩子早就看在眼里,早就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们的婚姻观,这就是中国式婚姻,为了孩子不离婚,最后孩子却是牺牲者,他们的不幸演变成孩子来为他们买单!
三观不合,从生活习性方面就会展现不同,你爱吃饺子,但是他爱吃米饭,于是你为了他放弃了爱吃饺子的自己做了米饭;你爱看电影,他爱看相声,家里若没有两台电视,你们非得打架不可。晚上你敷个面膜,他却说你再怎么保养都难看,你买件衣服兴高采烈的穿给他看,他只问价格,价格高了说你不懂得持家,买便宜点儿说你眼光低俗,于是你们吵架,其实是他心变了,你再怎么精心打扮,在他眼里就是不好看!多少个夜里你就会常常想起,自己其实很憋屈!
可是又怎么样?你要随大流,你要为了孩子坚守婚姻!但你忘记了,女人啊,你是为自己而活!
还记得马荣的事情吗?马荣出轨,网上的帖子全部是对马荣的人肉!可是那个坚强的女子却还在捍卫自己的人格。有没有出轨,我们没有权利去调查和追究,毕竟是人家夫妻俩的事情,我们为什么去凑热闹瞎掺合?只觉得每个女人都是得有尊严的为自己而活!才最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