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我一直保持着阳光的心态,总是想着如何让这不能再重来的生命极尽精彩。
前几天,在手术室里遇见两件事儿,让我开始思考“死亡”的事情。
第一件事:
七十几岁的老者查出肿瘤,分期不算太晚,这次是来手术的。所有工作准备就绪,我翻开病历卡准备签字,发现在病历本的最上面夹着一张纸,那是入院需知的背面,字迹清秀而有力。上面的内容是这样的:本人是XXX,因XX入XX医院接受手术,本人高龄,自知术中有发生意外的可能,如果发生意外,第一家属不可找医生麻烦,第二放弃一切有创抢救,不要插管,不要进监护室,特此告知。
第二件事:
23岁女孩因车祸全身多发骨折(骨盆、股骨、双踝、尺骨、腕骨、鼻骨)经过急诊观察稳定生命体征后,入手术室行骨盆外固定。在搬动患者的时候,从患者的身上掉下来一把水果刀,女孩刷一下就哭了,说了一句:成了这个样子,简直是活着还不如死了算了。
如果死亡是必然的结局,我们究竟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死亡呢?
看了那么多部电影,总有几部电影能在记忆中留下一点印记。2015年影响很深的一部电影是《滚蛋吧,肿瘤君!》,这是根据漫画家熊顿的个人经历拍成的电影。
其实很早我就知道熊顿的经历,还是在这部电影的最后哭了出来,感动的是她对待死亡的态度。那一刻我想起了泰戈尔的诗,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个世界最真挚的爱,虽然留恋,却选择了最优雅的方式退场。
看惯了媒体如何宣扬“医患关系”的剑拔弩张,遇到上面写字条的老爷爷,心头还是很温暖的。和家人聊天时总免不了聊到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也会聊到“生命”相关的话题。很多时候,妈妈都会告诉我,如果当生命真的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让我一定要在放弃一切有创抢救的同意书上签字,她觉得生命的最后应该有尊严地离开,而不是全身插满各种管子然后痛苦的死去。
遇到这种话题,我一般都是草草地结束对话,一方面是即使看惯生死,我依然不想跟至亲讨论这种话题,另一方面是道理我都懂,可我不知道我能否做到。
社会越来越开明,大家讨论的话题也越来越广,“死亡”不在是一个被避讳的话题。我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跟我说,当然要选择有尊严地死去。所有人都没有办法想象会去经历那种浑身插满管子,打着呼吸机,苟延残喘地活着的情景。
可事实是说出那句“放弃”,你真的做得到吗?
我想起来第十季《犯罪心理》里面Alex讲述她儿子去世的经历时讲的一句话:
He was ready to go, but I wasn’t ready to say goodbye!
这应该是在“告病危”谈话签字时所有家属所怀揣的心情吧!这个世界往往是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对于那些濒临死亡边缘的患者家属们,活着就是希望。虽然就目前的医疗条件来说,很多措施都已经是回天乏术,可家属总认为不放弃就有一丝希望。
其实即使是医生,我依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对于我自己,我可能更倾向于优雅地退出人生舞台。而对于至亲,我也不知道我会如何选择。人类对自身死亡的恐惧来源于对死亡后世界的无知,而人类对于至亲死亡的恐惧来源于对精神支柱崩塌后的无措!
我们总觉得没有感情的牵绊就不会有那么多纠结,可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情感才如此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