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和我说过,黑咖啡加两份奶和一份糖是最好喝的。
其实时至今日,我依旧没有觉得这样的咖啡特别好喝,但因为习惯,每次都会下意识这样加奶和糖。
习惯有些时候真的很可怕,像喝咖啡,像恋爱。
你知道这个人可能真的不好不适合,但是时间久了,原谅地多了,还是会选择不离开。
一
之前去看了《原谅他77次》,电影里面有一句话,“一直原谅的人,最后会养成习惯。”
阿音就是把原谅养成习惯的人之一。
她很喜欢半夜给我打电话,大多数打过来都是带着哭腔那种。原因也只有一个,情伤,肯定是小杨又做了什么事情让她伤心了,无处抒发,便打给了我。
"木鱼,我真的很讨厌人迟到,但是他每次约会都迟到,这次迟到了两个小时。"
阿音和男友小杨约会,那天小杨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提早到的阿音越等越急,生怕小杨出了什么意外,却又不敢走开。
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思,阿音在原地坐了一个小时。
后来小杨终于回了电话,电话里的男声很慵懒,是刚刚睡醒的样子。阿音一听怒了,但是转念一想,幸好只是睡过了,悬着的心又放了下来,心想,要是他立刻赶过来就原谅他了。
"你起床了吗?我都等你一个小时了."
"哦,睡过头了,我现在过来吧"
轻描淡写两句就挂了阿音电话。
正当阿音想“既然你都说现在过来了,我就勉为其难原谅你”的时候,收到了小杨的微信。
"我洗个澡,你自己先逛一下吧"
最后小杨出现的时候,已经迟到了两个多小时。阿音说,这次我绝对要和他分手。
我摇摇头,算了吧,你分不下手的。
这一件事,阿音给自己设了很多退路。一直再退一直在原谅,一次次又一次,原谅和退让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之后,还怎么狠下心离开呢。
二
其实每一次你都还是会选择原谅,但你不会忘掉每一个心碎的瞬间。
迟到事件过后,两人和好,阿音来和我辩解,“没关系啦,迟到其实也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大事,有些事情忘掉就好啦。”
但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像是一张白纸,你把它揉皱之后再展开,也没办法回复到原来平整的样子了。
每个阿音打电话给我的深夜,她总是又不自觉地把以前小杨做过的错事重新再拿出来数一遍。
他约会又迟到了很久;他和前女友又联系了;他每次吵架都冷暴力;他把我微信里面的男生都删掉了。
等把小杨以前所有的事情都说了一遍之后,她又一阵静默。
阿音和我说,“其实我并没有真的原谅他吧,只是还想和他在一起,就总是假装原谅而已。”
我没有接话。
杨千嬅有一句歌词“谁人待我好,待我差,太清楚。”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笔记本,我们嘴上笑着说没关系说原谅,但是却还是会把事情写在心里的笔记本上。
我说原谅是真的,我记得所有也是真的。
没有人能一味的容忍和退让,有些原谅,也只是因为她还想让你出现在她生活里。
三
后来我又和阿音去看了第二次《原谅他77次》,阿音问我:到底为什么是原谅77次就是原谅的极限呢?为什么不是7次或者100次?
我回答:重要的并不是人真的忍耐的极限次数,而是我们给自己的定的一个承受目标。
就像“原谅他77次”的关键词,不是原谅不是77次,而是“他”。因为是他,你才会无限度去原谅。
其实《原谅他77次》和《春娇与志明》很像。都是卑微到为了爱情一直妥协原谅,伟大到即使爱情是一场混账,也要荣幸和这个他蹉跎过岁月。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余春娇,会遇到最终长大的张志明修成正果。原谅了张智思77次的吕慧心,也选择了在第78次离开。
他可以犯错,你也可以选择原谅,但是永远不要让自己习惯原谅。
感情这种东西啊,你能爱他77次,甚至更多,但是有些原谅,或许是一次都不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