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能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九毒日的时间表:
初毒日:
五月初五(阳历 5月30日) 初六(阳历 5月31日) 初七(阳历 6月1日)
中毒日:
十五(阳历 6月9日) 十六(阳历 6月10日) 十七(阳历 6月11日)
末毒日:
廿五(阳历 6月19日) 廿六(阳历 6月20日) 廿七(阳历 6月21日)
十四(阳历 6月18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古人提出农历五月九毒日不能同房,是有原因的,九毒日之所以会在农历五月,这与五月的气候特点有关。《素女经》提到了五月是天地交泰之时,也就是说五月是阴阳转化、寒热交替剧烈的时候,天气变化无常。大自然是这样,根据天人相应,人体也有四季,此时也是人体阴阳转化的时候,张仲景在《伤寒论·辨脉法第一》就描述到“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 ,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五月是体内阳气升发、阴气内收的时候。人体阴气和阳气换防,就好比军队换防,此时正是敌人可以乘虚而入的时候,如果此时再添内乱,那么更是不堪一击。在人体阴阳升降交替的时候,阳气正虚,对于有沉寒宿疾的人来说,原本病邪就容易趁虚发病,如果此时同房,更加耗竭体内的阳气,导致正虚邪盛,陡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