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芊妤
时下爱买书的人很多,但看得人很少,三个月前的我就是其中一位。
高中时,非常喜欢阅读课外书,是班级里成绩平平却最爱看书的同学,常看书籍分为:台湾言情小说、环球企业家等原版杂志及世界著名CEO自传类。
那个时候的梦想便是成为比尔盖茨一般的人物或者羽化为“思想家”,幻想自己牛逼且自由。
然而,高考填志愿时选择了法学,致使与首富这个位置“破镜难圆”。
该干的事没干,跑去弄别的了。就像高考时我没去背文言文,把《杰克韦尔奇自传》藏在了课下面偷看,同桌说你看的这些高考又不考,没用的。
到今天,高考的知识全部还给老师,而各名人自传的处事原则还用得上,且一直体现在我的行为里。虽买了上百本书,但看完的一共四本,包括惠普、通用及微软的CEO自传和盲人电影创始人写的一本书,时间久远的已记不起书名。
真正从本质改变我的只有一本,许是我看完的太少。少不更事,自以为拥有书籍,便拥有了知识。实际,非也,知识在那里,你不用它就只能躺在那里。
十三年过去了,每次同学聚会大家跟我说的最多的话是:你怎么一点没变?还那么乐天,大家心态都变了,你要保持住。其实,不忘初心的秘方我早就告诉过同学们了。
这本书是高一在学校旁的“破”书店买的,书名约是《积极是一种态度》,书中提到一个理念:
一个好的心态就像一颗种子,需要你每天灌溉,直到生根发芽,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时便可以靠在大树下,让其为你遮风挡雨。
当时我还不懂“把知识内化为行动”,不会举一反三的去运用。仅是把这句话种在了心里,然后用积极地行动去等待它成长。就在我将它遗忘后,它却在默默地“守护”我。
在做银行柜员的那半年,没有同事不抱怨工作无聊的,存取小的甚至TIM机可以替代人,包括现在“铁饭碗”单位,泡面小姐开玩笑说我们是复印机,过着复制的生活。
我未感言,因为真心没觉得无聊,当与周围人想法都不一样的时候,我选择沉默。回想当时的感觉:每一天都充满挑战,都是与昨天不一样的今天。这要归功于高一那边种下的那颗种子,它不经意间长成了为我庇荫的大树,并结了一颗“工作零失误”的果实。
正式这颗果实,让我更新的每一天,给了我不一样的每一天。此外它还衍生除了好奇心、热情、初心,这些心态不需要再借助书籍去寻找了。在我意识到这个好处的时候,便如大丰收的果农般,告知亲朋,自以为大家会和我一样埋下积极的种子。
但换来的是“你有病”的一个斜眼。
我忽略了一点,亲手种下的和别人给的怎么会一样呢!所以我们看了那么多书,懂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着和昨天一样的今天,和过去一样的未来。如此推演,能过好今天就能过好一生,可多数人过不好今天。
过不好今天没人在意,但谁,会甘愿过不好一生呢?
所以在普及大学教育的时代,我们期待“知识改变命运”,于是出现了阅读热、考证热、考试热。不知何时,国内出现了一条统计:
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人的7本,日本人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不论数据真假,它确实震醒了国人的认知,大大刺激了我们的阅读欲望,进而出现了一个词“知识焦虑”。
想多读书对应的便是阅读速度,于是快读阅读应运而生,就在我们追求高速、快餐式阅读的路上,一个棒喝打来,周围的人说“不上学了,阅读无用”,我们会在心里第一时间反驳回去,觉得对方肤浅或跟不上时代。
可真正的原因是:读书没有给我们带来改变,你读与不读没有区别的时候,会给人“阅读无用”的假象。
《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在新书预告中对知识做了定义:那些能改变你行为的信息。假设这个概念成立,反推回到书籍,要怎么读:
读什么书籍不是重点,
你的需求才是;
作者的观点不是重点,
你自己的才是;
讲什么知识不是重点,
改变行为才是。
有些书可以打通底层知识、升级思维,对行为具有普遍性指导价值。如:《沉思录》、《穷查理宝典》、《第五项修炼》等,这类书似乎没有讲什么具体的东西,甚至给人感觉“大且空”。
但当我们尝试把这类理论用到自身行为时,会发现到一个理论就可以摆平80%的问题。所以这类书籍的不能求速,更不能只看理论,而是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会用知识去引导行为,
底层知识:行为=哲学:学科
李小璐最近有走到了绯闻的浪尖上,但没有怼起来,什么原因呢?用《好好学习》里的“绿灯思维”分析一下,我们遇到外界的否定或质疑要如何选择应对思路。
我们在面对他人的否定或质疑时,第一反应往往是反驳、争辩,这是自我保护的固定模式——红灯思维,跟脾性关系不大。与之相反的便是“绿灯思维”,区分开“我与我的行为/观点”,不再把别人的质疑和自己这个人看为一个整体。
在我们面对外来的负情绪时便可以这样想:别人对我的质疑仅是对我做的事或说过的话,而不是我这个人,重点在别人的质疑对我有无正价值。反过来,我也不会因为质疑别人的行为或观点,而对这个人产生排斥。
这样想,我们便不会因为他人的质疑而生气,也不会因为质疑他人而远离对方。情绪稳定了,关系和谐了。仅这一个思维的改变,就可以消除因外界产生的情绪,有了更深的底层认知,你还需要去看其他控制情绪的书籍吗?
一通百通就是升维的好处。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地基多深,楼起多高。
松浦弥太郎说:
复杂带来提升品质的错觉,让人误以为耗时越长、品质越高。“简单=廉价”“简单=毫无价值”的概念容易蒙骗双眼。越是简单的,越是深奥。原本错综复杂的东西就是诸多智慧与力量的结晶,而结晶乃简单之物。
我们往往越过简单的地基去盖楼,这个知识学一学,那个知识看一看,却没发现这些知识的共同点就在最开始的地基里。一座没有地基的知识大厦,怎能不焦虑,越高越焦虑。想通过读书过好一生,先要打好地基,砌砖就是体力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