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王不反商
崇侯虎谮西伯於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乡之,将不利於帝。”帝纣乃囚西伯於羑里。闳夭之徒患之。
前一阵读《封神演义》虽然不能作正史,但在演义中周文王姬昌被困羑里七年,到后来伯邑考救父被杀,文王逃五关返回西周,后来在姜子牙建议之下,才打着清除逆贼的旗号杀崇侯虎。最后死前甚至还交待儿子姬发“商虽无道,吾乃臣子,必当恪尽其职,毋得僭越,遗讥后世。”
当然,伯邑考其人其事尚待考究,但商纣无道却是事实,正史野史史料当中,周人反商日久,却单提文王武王两代,或许是看中了文王的文功,推演《周易》,创立周礼,给周武王伐纣打下基础。
许多在文王为什么不反商的答案当中,更愿意相信文王时周和商的实力对比悬殊,到了周武王时才有了抗衡商纣的实力。可我更愿意相信作为被后世儒家推崇的文王那样,能够恪守君臣之礼制,坚信需要在一个有秩序有“周礼”的环境之下,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或许,对《周易》和周礼研究到了极致的文王,即便有实力也不愿意反商。
【2】曹操不称帝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这是曹操创造的《述志令》,创造背景是在他统一了北方之后,被另外两大政权蜀汉和东吴抨击成“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欲废汉自立”,这个时候曹操发出这篇《述志令》,袒露自己的心志,来反驳外界的非议。既明明白白的说出了自己不会篡权的事实,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想要谋取全国的目的。
而对于曹操的角色,现在的理解更多的是对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固有印象,并且太多人拿我们现在“功利主义”的概念往曹操身上套,更觉得曹操是十足的“汉贼”,可事实上呢?
正如《述志令》当中曹操的自述,“如果国家没有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称帝,多少人会成王?”当时的时局之下,曹操能够不称帝,的确也是我难以置信的一点。
或许北讨乌桓凯旋之后,站在碣石之上,观沧海波澜的曹操,心中早就将帝位的执迷看开,自己的功业并不是称帝就能彰显的。
曾经跟刘备说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曹操,此时心中对于刘备、孙权早就是“也不过尔尔”的评价,占据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曹操,的确有得这个自信。
【3】诸葛亮五次北伐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很多人对于诸葛亮五次北伐存在很多不理解,很多专家也把诸葛亮北伐的内因外因,分析的非常清楚,内部解决荆、益矛盾,外部拖延曹魏发展等原因。并且很多人将蜀汉衰败的原因,归结到诸葛亮北伐当中。
可即便我再相信那些实际的原因,我依旧觉得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原因,除了对于偏安一隅的蜀汉危机的担忧之外,更多的是对于恢复汉室理想的坚持。更多人愿意把光复汉室当成一个旗号去谋权篡位,正如上部分所讲曹操对于世人的讽刺。
可能够将国号都称大汉的蜀国,的确是那些有着光复汉室之心的名士,在乱世当中最向往之所在,诚如当初在隆中待明主的“卧龙”一样,刘备有此光复汉室之心,正好让空有志向和才识,却只能“常抱膝长啸”的诸葛亮,彻底地将自己和刘备捆绑在一起。或者,是跟刘备那个光复汉室的志向捆绑在了一起。
即便在如曹操之人对刘备打着“兴复汉室”旗号的唾弃,但我不认为诸葛亮心中就完全的只是把“汉室”当作旗号,在刘备“中道崩殂”于白帝城之后,诸葛亮接过了兴复汉室的旗号,用别人最不相信的执着,在偏居一隅或许能多苟活数年的蜀汉“危急存亡之秋”的境况之下,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展现蜀汉的讨伐逆贼收复中原之决心。
结语
用现代人太过于相信的“功利主义”去看的古人,和那些我们口口声声说“贤人”的名流,我觉得是对待历史最不应该有的态度。在我看来,周文王、曹操、诸葛亮,都有其显赫功业,从他们身上体会当时处境之下的那么多“常人所不能”,或许比一直强调当时的现状,当时的人性不得不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