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安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隋唐时期出了两个文状元。一是黄凤麟,古黄国贵族后裔,二是卢储,被中唐学者李翱招为女婿。到了明清时期,因府学设立,文教昌盛,齐安出现了人才井喷,出了两个文状元(刘子壮、陈沆),一个文榜眼(罗四维),四个文探花(胡明庶、帅承瀛、陈銮、程明超),都是文学家、艺术家或政治家。两个文状元里,刘子壮以制艺闻名,被纪晓岚称为“雄厚排傲,凌烁一时”,而陈沆以辞赋傲世,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此外,齐安出了一个武状元(文质),一个武解元(胡定泰),都被封为正三品的将军。我的老家是方圆近30平方公里的鸭蛋洲,这里是齐安乃至荆江最著名的沙洲,于清初出了文状元刘子壮,于清中出了武解元胡定泰,于清末出了文探花程明超,还出了近代民主革命家吴贡三。
胡定泰,约生于1760年,余岭村人,臂力过人,善于骑射,工于技击,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参加癸卯科乡试,夺得解元(光绪版《齐安县志》在其出身上只称“领清乾隆癸卯武榜”,但据查该年皆为乡试,可见他应是夺得武解元,并非家乡传说中的武状元)。第二年,赴京参加甲辰科殿试,夺得武进士第六名。胡氏族谱记载,他获得甲辰科文进士第五名、武进士第六名,文武双全,但是据查,甲辰科文榜查无此人;他名列甲辰科武榜进士,但不是武状元,而其当科武状元是刘荣庆。因殿试表现良好,胡定泰被钦点为花翎侍卫,也即御前侍卫,跟曹寅、纳兰性德一样。据家乡人说,他轻功很好,身轻如燕,在校场表演武术,耍完十八般武艺后,飞速爬上旗杆。皇帝看了很高兴,说他像一只猴子。他没听到,继续表演。皇帝又说他像一只虾,此时他听到了,赶紧下来,到驾前谢恩,从此得名“虾老爷”。如果起初听到猴子,他可能就当上“侯爷”。
一般人的人生梦想,如俗语云:“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胡定泰后任长沙协中军都司(正四品),于1795年参加湘西苗民起义的平叛,七战七捷。嘉庆年间,他多次参加平定苗民起义(“乾嘉苗变”)、白莲教起义、地方盗匪,依靠战功升任河州镇总兵、昭武将军(正三品)。他前后经历三百多次战斗,击杀或生擒苗匪、教匪头目二十名,身上多处受伤,时常力战不退。他治军严谨,赏罚分明。嘉庆十一年(1806),旧伤复发,因病告归,闭门谢客,谨言慎行,颇多禁忌,只以文武艺教子,颐养天年。退休时,得到嘉庆帝的接见,赏赐丰厚,称为功勋。他的两眼顶戴花翎,是用大量鲜血染成的。其故居修建得高大气派,是鸭蛋洲现存最早、也是唯一的古代建筑。影印版的《国史列传》《嘉庆朝实录》《钦定剿平三省邪匪方略》《圣武记》,多次提到胡定泰的名字。明清时期的齐安是出过武状元的,如文质,明嘉靖年间武状元,始任锦衣卫都督。其子文应也是武进士,父子二人皆为武材,分别封为昭义将军、昭勇将军。
胡定泰很像明末著名将领、同乡熊廷弼,而后者比他出名且悲惨得多。熊廷弼,江夏人,夺得文武解元、文进士,文武双全,在辽东抵御满军,提出“三方布置”的应对策略,是与孙承宗、袁崇焕齐名的“辽东三杰”,可惜因军政不和,调动混乱,导致军事惨败。随后,他更因属于楚党,得罪浙党、阉党,受罚莫名升级,最后惨被冤杀,传首九边。他还被污蔑贪污巨额银两,被抄没家产,因数目不足,就连亲戚本家都被一起抄没。老家的长子不堪凌辱,自杀于狱中。妻子前去江夏县衙喊冤,其两个贴身丫环被当众扒衣羞辱。熊廷弼为人具有五水蛮的遗风,“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
程明超生于1880年,程岭村人,跟我同村,月亮湾人,也即我读初一的三中所在的地方。那里有我们村小学的几个男老师,其中一个后来到县城启黄中学任教,跟村夫很熟。程明超生性聪慧,博闻强记,幼时务农,农闲读书,10岁时,在家人陪伴下,到齐安考取秀才。他有感于时代风云,转变观念,旋考入新建的两湖书院,荆江最早的新式学堂、西式大学。该校于1890年由张之洞创办,实践其“中体西用”的教育理念,在荆江、湖湘考生中各取100名,费用全免;1906年改名两湖总师范学堂,1911年因辛亥革命爆发而停办。该校地址位于汉皋营坊口都司湖畔,即今汉皋实验小学校内,位于两湖贡院附近,即后来我居住十年的读书院;我曾经多次去实验小学接送同事的女儿、儿子,代为跑腿。程明超于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被书院选派,公费留学日本。在那里,他结识孙中山、黄兴,创办《荆江学生界》杂志,聚集省内留日学生,倡导新学和革命。1903年,利用假期回国,赴汉皋两湖贡院(后分别为省文联、省文艺局所在),参加省里的末班乡试,中举人,时年23岁。其后,再度前往日本,担任昭和天皇的书法老师,被天皇誉为“东亚草圣”,享誉海内外。
1908年,程明超毕业回国,参加清廷组织的第三次留学生毕业考试(俗名新式殿试,因为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旧式科举制),夺得一甲第三名,御赐文探花(俗名洋探花,属法政进士;1911年,同样毕业于两湖总师范学堂的同乡李四光也获得法政进士),任职授翰林院编修、资政院硕学通儒议员。其兄程明越同科进士,中第四名,兄弟翰林,一时传为佳话。民国后,程明超担任金陵临时政府秘书长,也即孙中山的秘书长,红极一时,内外要务,皆严格按照“三民主义”实行。1912年3月,国民政府被袁世凯北迁并自行组班后,中华民国梦碎,且失去应有职位,他自金陵返归汉皋,任职于省政府议事部门,勉强应付。次月,孙中山来汉考察,他全程陪同,并于家中设宴款待孙中山一行。1926年,他最终退出政界,隐居汉皋,专事书法与骈文,1947年病逝于汉皋。在近现代历史上,我父族名人六姑婆,母族名人陆若冰,同村名人程明超,于人生繁华后,都归隐汉皋,病死于斯。“省城汉皋情结”,似乎是荆江人绕不过去的精神病症。2011年,程明超作为辛亥志士,迁葬于汉皋郊区石门峰辛亥纪念园,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为其题写墓志铭。当代著名女油画家程犁是其孙女,任职于荆江省美院,其夫为唐一禾,其子为唐小禾,一门三画家。
吴贡三,生于1864年,李岭村人,是齐安境内最早宣传革命思想的人。他早年求学于文昌阁,在李岭开办学堂授徒,生源较多,后转移至吴岭办学,名为“吴岭学堂”。他崇尚孟子,经常跟学生们讲“民贵君轻”的思想。1889年,他考取秀才,使得他的私塾事业更加兴旺,声名远播。1903年,他在瑞典牧师的邀请下,到县里洋人子弟学校任教,此后长期寓居于汉川门。他不愿为洋人服务,辞去教职,继续在家开办私塾学堂,而且在家创办日新学社,经常召开沙龙,与李四光、詹大悲、刘静庵等汉皋革命志士密切联系,是近代众多齐安、汉皋革命志士的老师,其实际作用似乎比孙中山还大。1905年,他撰有《孔孟心肝》《作新民》《破梦雷》等革命小册子,同时还翻印《猛回头》《警世钟》《革命军》,以及《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反清书籍。这些书都设法送到汉皋、羊城等军学两界,为后来的汉皋辛亥首义做出重要贡献。1906年,他与刘静庵等9人被捕,关押于汉皋,史称“丙午九君子”。三年后,他以“印刷逆书兼编纂”罪名,被判处15年徒刑,押解回齐安原籍监禁,受尽折磨,意志消沉。1911年10月16日,革命党人刘子通等从汉皋乘坐“宝生”号轮船,偷偷抵达齐安,迅速光复齐安,而齐安是辛亥时期全国第一个被光复的府城。城内1000多名军民夹道欢迎,高喊口号:“光复汉室,还我河山!”吴贡三迅速被迎出狱,参加拟定《齐安府临时政府章程》,成为第一个地方国民政府建权的纲领性文件。他此后以不习政务为由,退居顾问,热心教育,不谈政事,于1937年去世。
吴崑生于1882年,吴岭村人(一说石门芦荡村人,在吴贡三所在的吴岭学堂读书多年,亲如父子),1905年在汉皋与刘静庵成立汉皋日知会,会员108人,其中齐安籍32人,占据三分之一。他与恩师吴贡三一起,印行、发放大量革命书籍和书刊,在汉皋、羊城等地积极宣传革命思想。随后,逃亡日本留学,参加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民报》干事兼评议员。1907年,与宋教仁等赴辽东,创立同盟会辽东支部,准备发动起义,直捣燕京,事泄,再次逃亡日本,任职于同盟会总部。1911年,汉皋辛亥首义爆发,他任汉皋军政分府秘书,后与熊十力、刘子通、 李四光等齐安同乡雅集于汉皋雄楚楼,饮酒高歌之余,依次挥毫题咏,庆祝汉皋光复成功,史称“齐安四杰”。1913年,宋教仁来到齐安,出席万人欢迎大会,代表国民党发表演说,使得国民党在国会中的声势为之一振,而吴崑等多位齐安籍革命者,当选为国会议员。一个月后,“宋教仁被刺案”爆发,精于法律的吴崑利用国会议员身份,大肆弹劾袁世凯,不成,于是放弃议会斗争的形式,主张武力讨袁。1917年,他赴岭南参加护法军。1925年,孙中山病逝后,他厌倦于各种势力的斗争,退出政界,去世于1942年。
因为有这些叱咤风云的才俊乡贤,鸭蛋洲被誉为“鄂东第一洲”“荆江第一洲”,可谓“三江自此分南北,谁向中流是主人”。我只觉得,胡定泰的经历很世俗,程明超、吴贡三的经历很复杂,刘子壮的经历很神秘,而且后三者都是过渡性的历史人物。在历代齐安乡贤中,我最想记述的是刘子壮,因为我们是两村相邻、地地道道的同乡,而且他是一位烟花闪耀、昙花一现的状元公,跟我一样是神秘感强、命运坎坷的书呆子,给人的感觉很奇怪吧。
刘子壮,生于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属鸡,字克猷,汪岭村人。据其《家谱传略》载,先祖居江右清江,后因战乱而迁居荆江,曾在多地辗转。先祖家族庞大,经济富裕,借用洲上原有的文昌阁予以扩建,开办了家塾,购置了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书籍,供刘氏子弟读书,而塾师为叔父刘绍圣,对待弟子极其严格。刘子壮少时家贫,九岁左右丧父丧母,聪慧过人,一目数行,依赖家族接受私塾教育。他又自称,“赖先人生活颇饶,又早有名,遇时之盛,非舆不出,非肉不食,侍从数人”。一说少时家贫,一说少时家富。可能是九岁前依赖父母,九岁时遭遇家变,父母双亡,过继给一个叔父为养子,如同少年时的曹雪芹。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他从做生员开始,辗转于齐安的问津书院、河东书院,潜心研习经术与时文,不问柴米油盐,不问窗外世事。1630年(崇祯三年),二十一岁的他赴汉皋两湖贡院,参加省里乡试,中举人。这是个不错的开端,但此后很长时间,局势陷入混乱,他的进士梦屡遭挫折。
据记载,1640年,他所在贤书洲的文昌阁家学繁盛,而已是举人身份的他还抓住机会,向前辈虚心求教,发奋学习,准备参加会试。这个贤书洲是鸭蛋洲的别名,是他发迹后所改的,也改叫雅淡洲,而文昌阁有时也称贤书阁,在我们村隔壁汪岭村的长江大堤边(几经焚毁,现今重建)。明末清初,战乱纷纭,张献忠某部攻打荆江,刘家开始颠沛流离,避乱到汉皋,家产毁于战火。1645年,刘家“奔走林河,借寓人家,不为其地所容,住亲戚,求舍苟安,辄为所侮,虽心甚不甘然亦安之”。有人据此说刘子壮是乌林人,他家只是借居此地一段时日。没两年,又从大别山南麓搬家回到鸭蛋洲。
由此可见,1620—1647年左右的二十几年,在农民军、明军、清军三方势力的反复拉锯混战之下,他不得不在鄂东山水之间来回避乱,以致错过了顺治朝1646年的第一科进士考试。他有一首诗《避兵者》写其凄惶之状:“细雨吹风乱草隈,携家荷担自相催。分明子弟皆思治,尽道骁骑四面来。”四处流徙的时期,刘子壮仍不忘节俭求学,读书写作,而且在省内博得了一些诗文之名。
1649年,刘子壮已四十岁,迎来清朝开国的第二科己丑科大考,于是赴京参加会试、殿试。他幸运地通过考试,并被钦点为状元,按照惯例,授翰林院修撰。一举成名天下闻,于是有各种应酬、交游、记述。此后两年,三次上书,改革时政,均被顺治帝采纳。1651年,他担任会试的副考官,仕途正顺之际,却突然告书归乡。其告归之因,史无明载,《清诗纪事初编》猜测是“不得于当事”,也即他生性耿直,得罪权贵,不愿混迹官场,回沙洲隐居。另有一说是身患重病,属于不治之症,至于何种重病、急症,不得而知。可能是积劳成疾,患上某种绝症,到了晚期才发觉,已经晚了。回到老家沙洲养病,第二年,他很快就死了,时年四十三岁,从中状元到亡故仅仅三年。
刘子壮的“状元坟”应该在沙洲汪岭村附近,后来逃不过被一帮青年学生毁掉的命运。小时候,我莫名地梦见过汪岭村头有一座古坟,墓门高大气派,或许真的见过,可能正是那座“状元坟”吧。五六岁的我,真的独自去过汪岭村头和村后游玩,阴气很重,人迹罕至,见到过高大的古墓,碧绿的稻田。等到长大后,发现那里似乎全变了。至少碧绿的稻田不见了,洲上清一色的棉田、麦田。
故乡后学丁永淮等编注的《东坡赤壁诗词选》,收录了刘子壮的《赤壁》一诗,误将其注为清朝第一科状元,以讹传讹。清朝开科状元傅以渐(齐鲁籍,现代文史学家傅斯年的先祖)比他幸运一些,参加了《明史》编纂,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却一直重病缠身,享年五十六岁。刘子壮中举后,逡巡苦读二十年,中年中状元,深受皇帝喜欢,极尽荣耀,突然急流勇退,返归故里,迅速死掉,仿佛预知了自己的宿命。这些不能不令人蹊跷和唏嘘。我移民婺州后,发现那里有一位南宋文人陈亮,也是中年中状元,喜欢议论政事政策,未及上任,第二年就病逝了,比刘子壮还惨。齐安另一状元陈沆少年早慧,十五岁考取秀才,二十八岁考取举人,三十四岁考取进士,加上礼部试,四次皆为第一名。他调任四川道监察御史后,不久病逝,客死他乡,年仅四十一岁,从中状元到亡故仅仅七年。不得不说,齐安故里的两位状元公都有些“倒霉”。
作为清初的汉族状元,刘子壮是一个身陷漩涡、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一个过渡性的历史人物。在殿试上,他所作殿试策题目叫《论满汉一家》。明末清初,满汉矛盾深重,清军入关后,曾经于各地大肆屠杀汉人,推行野蛮的“剃发令”“文字狱”,令很多士子文人不屑与清廷合作,更谈不上出来应试和做官。著名复社领袖、散文家侯方域,是孔尚任传奇《桃花扇》的男主角,素来以民族气节著称。剧中安排的结局是看破红尘,出家为僧,而历史现实中的他,最终耐不住寂寞与诱惑。在属于淮海省的老家,他出谋划策,帮助清军镇压农民军,扒开黄河大堤,淹死一百万人,并参加了地方乡试。因政治避嫌,被以极低的名次录取为举人,最后心灰意冷,绝意仕途经济。就这两点,他已是被人说三道四。他后来悔恨不迭,给自己书斋起名“壮悔堂”。
刘子壮作为明朝遗民,急不可耐地参加新政权的大考,而且题目倡导“满汉一家亲”,正是风口浪尖的敏感话题,很快遭到很多汉族士子文人的鄙视。客观地说,既然满族入主中原已成定势,人们只希望统治者能施行仁政,调解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改善民众生活水平。刘子壮认为“满人有开创之功,其权不得不重”,“汉人有勤劳之积,其势不得不隆”,主张民族团结和睦,相互不要鄙薄、敌视,而其具体措施有重农薄税,减刑利民、驱逐乱逆等。
这些观点和措施无疑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清廷最需要的,所以深得推行汉化政策的顺治帝的赏识,立即钦点为状元。这篇策论无论文采如何,无论是否出于刘子壮的真心,客观上迎合了清廷的政治需要,夺得头筹。这篇文章立即传遍天下,一时争诵。
但是,一些坚持气节的士子文人对之颇为不屑。杜濬是其中一个,十分鄙视刘子壮这位状元同乡。杜濬以明朝遗民诗人自居,隐居金陵鸡鸣山(我后来去金陵求学,多次游历于此),崇尚气节,不应新朝之试,不交新贵王侯,只与遗民旧友来往,如柳敬亭、朱彝尊、孔尚任等人。《清史稿·列传》载:杜濬隐居金陵期间,当时“金陵冠盖辐辏,诸公贵人求诗者踵至,多谢绝。钱谦益尝造访,至闭门不与通,惟故旧徒步到门,则偶接焉。门内为竹关,关外设坐,约客至,视键闭,则坐而待,不得叩关,虽大府至,亦然。”杜濬连诗坛领袖钱谦益都不放在眼里。另一同乡顾景星也屡征不仕,称病不就。
正如钱穆在《国史大纲·明末志士之气节》中所言:“若使读书人反对科举,拒绝仕宦,与上层政权公开不合作,则失却其经济凭借”。寻求经济出路是明末士子参加清廷科考、改变个人命运的主要原因。但是客观地说,在明清易代之际倡导“满汉一家亲”,并非刘子壮一味迎合皇帝心意,以便获取自己参加殿试的最大利益。他穷二十年之功,去研读《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三传》《史记》《汉书》,以及唐宋学问大家的书籍,是为了科举而读书,但是他骨子里还是“平昔有济世安民之志”,主张读书经世致用。他还贯彻儒家“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每天谨慎检查自己的作为,夜必焚香以告,数十年如一日。换句话说,他的人生态度是严肃平正的,他具有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与理想。其多次上书言政都被采纳,说明他的公共管理见解和措施合理可行。
如果假以天年,刘子壮说不定能够在公共治理上大有作为,做一个朝中大员或封疆大臣。但是瓜田李下,难免嫌疑。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语境下,那篇《论满汉一家》成了一把双刃剑,既讨好了皇帝,博取了状元,也刺中了一些汉族士子的隐痛,损害了自己的社会形象。他们著书立说,指桑骂槐,明里暗里怀念前朝,抵制“蛮夷”统治,为此很多人被关进“文字狱”,落得家破人亡。在那些崇尚传统气节的人眼里,刘子壮是没有气节可言的,就像钱谦益变节一样。这种认定是单方面的,刻板顽固的,哪怕钱谦益是抱着“曲线救国”的目的。伴随刘子壮没有气节可言的,是他很会审时度势,阿谀逢迎。
关于昙花一现的状元刘子壮的生平,《清史稿》里没有专门列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史列传》《荆江文征》里介绍简略,其《屺思堂文集》少数篇什有所涉及,其他则极其少见。加之居官简促,寿命不长,没有更多的事情和话题让后世评价、品味,他的行迹生平资料不足也是正常的。后世对他有一件事却特别感兴趣,那就是他参加会试、殿试的幸运,传得神乎其神,不断转载,已经分不清是真事、传说还是杜撰,以致成了当时志怪类笔记小说的常用题目。
清初王士祯是一代诗坛领袖,素来颇为自负,是杜濬的朋友,晚辈于刘子壮。其《居易录》记载:“刘修撰克猷子壮,中明崇祯庚午举人,困于公车,至顺治乙丑赴会试。初入京,居齐安会馆,是夜,梦一神人自空中而下,类人间所绘画魁星者,连呼状元,刘惊起,逊谢,顾曰:‘数定矣,何逊谢。’为是科,遂捷南宫殿试,果及第第一。既入翰林,又一夕梦人告曰:‘君虽状元及第,然官不过五品,年不五十。’遇覃恩,加级,为从五品,急请告归,归未久,病卒,年四十有三。卒时,命家人洞开窗户,仰视曰:‘天乐迎我,我逝矣。’又曰:‘我华真君第三弟子也,今召复故位耳。’”这段详细记述,可能依据当时的传说。按照民间说法,中状元在给人带来鸿运之余,会让人折寿,特别依赖人的福分与德行。关于状元,尤其是昙花一现的状元,人们难免有一些传说,一些议论。
根据有限的文史资料来看,刘子壮可能真的做过类似的状元梦,告之于人,于是流传开来,添盐加醋,成了具有可读性的民间传说。这则故事将刘子壮中状元予以神化,同时还说明刘子壮的死因。他是得了一种奇怪的病症,不知如何延医治疗,于是选择远离朝廷事务,告归故里,积极养病,以图复出。从他浮躁凌厉的诗文风格来看,他是一个因长期举业无门、四处流徙而浮躁不堪的人,一个用理学标准压抑自己内心欲求的人,一个双重性格、精神压抑的人。因一时的疾病打击,其精神处于崩溃状态。可以想见,重病回乡的刘子壮,那段时日痛苦难熬,简直有些神经兮兮。
清代还有一则有关刘子壮的传说,而且各版本之间稍有差异。朱翊清《埋忧集》记载:“刘子壮……领荐后,梦神告之曰:‘尔须朱之弼作房官,方中春榜。’及至京,偶出寓散步,见数童子携书包经其门。一童子特秀出,执手与谈,见其书上写学名朱之弼,大惊。随至其家。其父乃开柴厂者,赠笔砚数事,珍重而别。后遭流寇之乱,不赴春官。及本朝顺治己丑会试,朱之弼已为分校,得首卷,即刘也。亦见《熙朝新语》。读此知穷达有命,迟早亦有定数,为之慨然。”这里,将刘子壮通过会试的事予以神化。从中可见,刘子壮在明末崇祯年间赴京参加过会试,因无人关照,没有成功,后因战乱,无暇旁及。迁延十几年,于顺治六年才实现梦想。这期间四处流徙,精神、物质都处于惶恐状态,给了他很大的折磨,心力几乎耗尽。
实际上,满清入关后,早在顺治三年,已举行开国春闱,此时的刘子壮困于中西部的军事治理乱局,忙于流徙,无缘参加。顺治八年、入仕两年的刘子壮,正在事业辉煌之际,突遭重大打击,从心理学上说,他很可能预感到自己走到事业的尽头,处于强弩之末的精神惶恐中,于是选择了急流勇退。这则故事还告诉我们,刘子壮是朱之弼的门生,会试有提携之嫌。朱之弼其实比刘子壮小一岁,顺治三年第一科荣登进士,时任礼部都给事中。先上即是前辈,无论年龄大小,这是游戏规则。朱之弼是一个清正严明、内行修笃的官员,科场作弊的可能性不大。这则故事主要是说考试的幸运,人生的宿命。
这些野史笔记,记录着一些名人的逸闻趣事,半真半假,或消遣,或警世。这些关于刘子壮赴京大考的传闻,运用调侃口吻,骨子里多少是鄙视刘子壮的真才实学,认为他是运气好,暗中有神灵帮助,碰巧中状元。如果当时那些隐逸之士、世外高人也参加考试,鹿死谁手就不好说了。这种调侃语气,多少是清初那些士子自恃名节的余韵与变奏。刘子壮一朝成名,突然暴亡,不啻大梦一场,确实让人有些惋惜,奇怪,费解,只好付诸传说、小说。
刘子壮除了政治、史学上有一番见解,文学上也有一定成就,著有《屺思堂文集》《屺思堂诗集》《刘稚川稿》,前二者收入齐鲁书社影印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世面少有刊行。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评价他:“子壮制艺与熊伯龙齐名,雄厚排傲,凌烁一时,其诗古文亦以气胜,然精华果锐销耗于八比之中。又年仅四十三而卒,未能于登第之后复殚心于古学,纯以天资用事,往往或失之粗豪。”这段话比较客观地指出了刘子壮的文学风格与局限。
制艺、八比即八股文写作,以“四书五经”为思想,以“八股”为形式,以此写作策论,仿佛是匠人中规中矩的工艺制品。为了显示“匠人”的才学、胸襟与品德,聪明的士子们都懂得,要效仿唐宋古文的行文风范,文字典丽,气势恢弘,还要迎合八股文的行文套路,曲尽文章之变。刘子壮的制艺工作十分讲究窍门,且以气制胜,最终取得状元的名位,可谓是清代八股文写作的楷模。后来,著名学者翁方纲游览黄鹤楼,题诗“千古题诗到崔李,本朝制艺在熊刘”,说的正是此意。然而,这种制艺的“气”,既有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又不可避免地流于道学气,文字纵横而思想古板,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却没有写出真实性情和真知灼见。他赖以安身立命的古文,还不如其诗写得率性真切。
身为荆江人,刘子壮似乎没有受到晚明本省散文大家的影响。公安派的性灵之说,竟陵派的幽峭之说,均主张文章力求体现作者的个性精神与自由天性。这是明末清初艺术散文创作的重要理论资源,被张岱兼收并蓄,卓然成为那时节最著名的散文大家,然而这些文学资源对于热衷八股取士的人而言,无疑是一种文化奢侈。说白了,为了科举应试,刘子壮的古文是应用散文,不是艺术散文,是制作,不是创作。但是,从文字功底和行文气势上看,他天资雄厚,很有实力,只要丢开制艺共性,寻求文章个性,将散文做得更细致、细腻一些,是可以实现散文写作的转型,成为与同乡陈沆比肩的散文大家的。
即便如此,世人对刘子壮的散文成就还是有较高的评价。《清史稿·志八十三》说:“开国之初,若熊伯龙、刘子壮、张玉书,为文雄浑博大,起衰式靡”。康熙初年,湖广提学道蒋永修也说:“国初楚文大家,首推稚川刘太史。”这里的熊伯龙(字钟陵)是汉皋人,是刘子壮的同科榜眼,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是清初少有的无神论思想家。刘子壮对之独具慧眼,预言说:“钟陵作《无何集》,千载而后,定当与仲任齐名。”仲任,即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刘子壮的文学思想不如熊伯龙,也不如当时的同乡杜濬、顾景星。杜濬、顾景星都是清初著名诗人,隐遁世外,崇尚真气,越来越受到后世学者的重视。顾景星还是曹寅的舅舅,互有唱和,且曹雪芹与二位先祖皆具有精神相同之处,喜欢庄子、阮籍、苏轼等超迈狂放的文人,多有文化传承。时下,有个齐安蕲水文人认为顾景星是《红楼梦》的作者,因其诗文集《白茅堂集》跟《红楼梦》多有语句重合之处,因而著书出版,在地区师专开会庆贺。这实属妄加猜测,牵强附会。
刘子壮以状元成名后,对家乡有何恩泽,尚不明确。他为官时间太短,似乎还来不及照顾乡里。至少有一点可以说,他认为鸭蛋洲的名字不高雅,就谐其音改名为“雅淡洲”,还自号“雅淡先生”。该洲是长江中游的一个沙洲,一个江心岛,以前叫举洲、烽火洲、萝卜洲、鸭蛋洲。因是状元改名,雅淡洲的名字贯穿了整个清朝,直到光绪版的《齐安县志》里,还有这个名字。至解放前两年,洲名才改为鸭蛋洲。单从形状上看,表明它原先是长长的纺锤形,像是萝卜,后来两端被江水侵蚀,成了椭圆形,像是鸭蛋。志书上说是元代由泥沙冲积而成,但后来有学者考证,主要据弘治版《齐安府志·艺文志》记载,苏东坡贬谪齐安时,到过这个地方,当时称为“新生洲”。那就是说,它在北宋时期就已形成。苏东坡为此写了一首诗《新生洲》,其中有句“三江自此分南北”,而三江即三条河流在此交汇,附近有古地名三江口,是三国赤壁之战发生的主战场,可见这一带的江洲自古就有,时合时分,变幻不定。
刘子壮身居齐安,对苏东坡的为人和诗文都很欣赏,苏东坡因贬居齐安而达到其文学创作的顶峰,反过来也哺育齐安府一代代的读书种子。刘子壮登临赤壁,写过一首持论公允的诗《赤壁》:“赤壁千年古迹疑,漫劳过客访残碑。虽无一炬周郎烈,却有三秋苏子祠。道士梦中犹借鹤,将军江上岂凭龟。山川自为文人重,谁起泉涂问是非?”其诗明显不如后来的同乡状元陈沆的同题诗有灵气,后者在诗歌研究与诗赋创作上颇有建树。刘子壮如果多多学习借鉴苏东坡的为人和诗文,恐怕自家寿命和文学成就都要高得多。
刘子壮虽是一个书呆子,一个粗豪急切之人,但感情丰富,重情重义,因此被列为清代著名状元之一。八股文所体现的理学观点,在他身上有深深的烙印,那就是对“性理”“性善”的身体力行。《清史列传》说,他“每念母辄为孺子泣”,意思是说,他在外想起母亲,就像小孩子一样哭泣。对此,我们说他个性真纯也好,说他性格稚拙也好,反正是尊老重情。毕竟是九岁丧父,全由母亲抚养成人,这份特殊的感情依赖,是可以理解的。为了纪念母亲对自己的抚养教导之恩,他将自己的书斋起名“屺思堂”,所著诗文集都以此为名。
不仅如此,他看重所有亲情与友情,广行孝悌之义,是个很有社会担待的君子。他的叔伯兄弟在明末清初战乱中相继去世,留下侄子五六人,他均收留下来,让他们读书上进,为他们操办婚礼,虽处乱世也不草率成婚。据说,家乡有人遭遇兵乱,新婚妻子被劫掠至京城,刘子壮到燕京后,受斯人之托,四处查访女人的下落,不惜借贷百金,将其赎出送归。那人后来和妻子生下几个儿子,人丁兴旺。刘子壮去世多年以后,那人经过刘子壮老家,发现其老家旧屋几间,一片萧条,如同布衣百姓,不觉泪下。刘子壮困苦了一辈子,身后依旧凄凉。刘子壮的才艺、行状与品性,很容易让人想起北宋的曾巩,正是明清八股文的“祖师爷”,而且非常讲究以文明道,以身作则。他在父亲、长兄去世的情形下,独立支撑家庭,抚养四个弟弟、九个妹妹,最后携带弟弟、堂弟、妹婿五人进京赶考,创造了一门六进士的奇观,而那年他三十九岁。《宋史·曾巩传》称,他“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昏嫁,一出其力。”
刘子壮同榜进士、江右布政司参政、冀州人周体观,有次自江上路过齐安城外临皋亭,念及昔日同年情谊(刘为修撰,他为庶吉士),感叹斯人已逝,世事无常,作诗《拨棹杂咏》:“不见当年刘克猷,西风吹泪过齐州。旧时江路能来否,落日招魂古驿楼。”他幻想刘子壮坐船而来,跟他在城外江面相遇,互道仁兄,如往常般对谈。刘子壮中年早逝,隐入历史深处。他不是隐士,胜似隐士。因其平生功业较小,《清史稿》未作传记。其生平资料至今留存很少,很多都是疑点。昙花一现的他,甚至只是一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