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成绩下来,只觉得好难过,好难过,好累好累。
疫情这几月,谈不上认真,但也未到精神萎靡,浑浑噩噩的状态。待几月网课过后,去到学校,我发现大家变得好糟糕。数学课上原本温婉的谢老师,开始瞪着眼睛砸着黑板,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相同的知识点。而我心里却抱着这些都会的态度,对强调要认真听课的谢老师视若无睹。接着让自己种种放纵,任由思绪四处飘散。我知道这样不好,于是我慢慢想改变,可不知为何这思绪总抓不回来,走神时强迫自己重复这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逼迫自己全神贯注地听讲,可没过几分钟,我又控制不住地放空。好似我自带屏蔽功能一样,把老师的话屏蔽在外界。我控制不住自己,我好讨厌。这样真的不好,可这样,真的好轻松。
等到下了课看着错题,前后思量不知何从下笔,转去右边,想询问一下,可那个座位已空空荡荡。再向前望去,前面的同学正和好友谈笑风生。挠挠头转到左边,左边的同桌,正和好友打的不亦乐乎。“算了,不订了,烦死了!”说罢,将数学试卷一折,胡乱塞进课桌,接着便向课桌上一趴,什么也不想管,什么也不想做。不知为何,好累好累,好烦好烦。
到了放学回家,还算认真地做完数学回家试卷前面的基础题,可是到后来看到线段杂乱的大题,我开始头皮发麻,索性题目都不读直接不写了。“反正看了也不会,管他呢。”我自己安慰着自己。于是第二天,仗着谢老师的好脾气,便交着一份最后两题全部空白的试卷上去。现在想想,真的好惭愧。
仗着吃网课的老本,几次测验下来,数学成绩也并未差的出奇。我享受与这样的安逸,我不愿走出我的舒适圈了。就这样一直从开学持续到期中考试,坐在考场上写数学试卷时,我开始慌乱了。做到最后一道大题,我清楚的记得老师讲过一样的题型,也清楚的记得自己没有认真听。就这样,我将这十分,拱手相让。最后分数打在名单上,果然成绩好不理想,明明稳操胜券的110分就这样离我而去。懊悔,自责,难过一股脑儿的把我层层卷起。
再次趴到座位上的我,被上学期在座位上用铅笔写下的“江中”二字刺醒。我终于意识到,自己该改变了。吴老师说:“高级欲望通过煎熬获得。”只有通过煎熬,磨练自己,才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
想想三个月的网课都没有将我打垮,而我却要在人人都进步的时候放纵自己。“不行,不行。”我内心发出这样坚定的声音,“我得走出舒适圈,我得改变!”
哎,这几月放纵过后,不想再玩了,只想让上学期为数学拼命的自己该回来了,为了心中那个远方,为了不辜负所有看好我的每一个。
(那些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变得更强大。)——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