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唐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此诗描写了静谧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讲到唐诗时,给王绩这首《野望》做了这样一个赏析,这是一句乍看有些割裂的赏析,非常值得注意。
单看静谧优美与孤独苦闷二词,似乎不太能联系上,所以在这里,我们将分析一下,作者究竟是怎样利用这样静谧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内心的孤独与苦闷的。
在首联,作者即展开了时地人的交待,尤其反复提到了时间——“薄暮、落晖。”
薄暮落晖用专业话语来解释即是指处于太阳出现与消失的节点,此时非晨,正所谓“得之不惜,失之方悔”,日暮是白昼的尽头,是最令人伤感的时候,此时此刻,在古代代表了一天的结束。古时不如今,没有电灯将白日延续,仅有的烛光也只在黑夜中显出微弱又摇曳的姿态。薄暮、落晖此种氛围又与完全的黑夜不同,是从明到暗的交界,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些许苦闷的意味。
此处我们先对《野望》一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行简略一谈。
王绩作为五言古诗演变中的重要人物,在关于五言律诗的形成和定型问题上,王绩则以其无言诗格律的严密,诗风清新质朴,而成为五言诗的奠基人。
《野望》正是他的传世之作,被许多人推荐为“唐诗中最早一首完全合律的上乘佳作”,也是“唐诗中最早摆脱齐梁浮艳气息的近体诗。”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之所以谈到格律,是因为接下来我们需要“炼字”,便简要涉及一些。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一联,对仗完整,词性一致,句法结构相同,其中“皆”与“唯”二字,对于诗歌情感的引导格外值得注意,若真是直接简单描写眼前所见之景,大概不应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现实中许是不存在秋色一来,树树皆有,余晖一洒,山山均落的景色的,要写实,应是“树树带秋色,山山有落晖”罢。
“皆”与“唯”全然是主观的、意志上的用词。而在中国传统审美意识里,秋色搭配余晖,代表着衰落、颓丧的意思,虽眼前之景看似清新静谧,实则是附带了苦闷情绪的。如王国维所言“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色”,此之谓有我无我之境也,而皆唯二字告诉我们,诗人明显处在有我之列。
在此静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中,苦闷已然得到了表达,而孤独何来?
与孤独相对的,自然是热闹了。有热闹才有孤独,换言之,有对比才知道是否孤独,否则天地万物皆只个体自生自灭,便没有孤独一词。故而,诗里的孤独,也恰好是在静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中衬托得出的。
于此先定下结论,诗人孤独情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相顾无相识。”
何以见得?
首先是人物对比,诗人“欲何依”,而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此情此景正如曹操《短歌行》中那绕树三匝的乌鹊,正是“何枝可依?”
其次是行为对比,诗人“徙倚”。牧人“返”,猎马“归”,而在这样一幅夕阳归家的田园温馨风光中,人人事事皆有归处,诗人何去?
若在这田野间有相识之人,倒有个去处,而正是“相顾无相识”,才会如此孤独。
剩下的,也只有长歌怀采薇了。
而采薇,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性意味。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小雅·采薇》)”采薇起兴,喻示时间流逝。“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史记·伯夷列传》)采薇之典,是隐居避世之意,是义不食周粟之气。
结合诗人于初唐时期隐居于东皋可知,内心没有依托,精神没有归宿,纵然树树山山余晖落,景色优美,纵然牧人牛马夕阳归,田园静谧,终究相顾无相识,无所托,无所归,自然苦闷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