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了其他大咖推荐的书单,便连忙买了许多回来,其中有一本便是余华的大作《活着》。
在书中,作者是一位日日无所事事,吊儿郎当,东奔西走民谣收集者。他整日游走在各个村落之间,在这个草堆里睡觉,又跟那个人聊天,在整日忙于耕种的农民眼中,那简直是游手好闲的代表。
偶然中,他碰到了一位老人,牵着一头老牛,在日下耕种,便老人聊起天来。谁知一聊不可收拾,竟然聊出了余华的这本大作。这书后来的重点便讲的就是这位老人一生的故事。借作者的笔,这位老人的悲惨的一生,算是有个地方倾诉一番,略略宽慰了他心头之苦。
而我读完这位老人的故事,竟然泣涕直流,只觉得人生悲伤不已。可怜那年幼的有庆,可怜那不会说话的彩霞,更可怜了出生便丧母的苦根。福贵白发人送黑发人,先是送走了自己的孩子,然后又送走了自己的妻子家珍,谁又能想到,曾经是地主少爷的他,会沦落成如今孤家寡人的地步呢!
可怜豆蔻年华的有庆在不知不觉中,竟然被抽血抽死。可怜彩霞吃了数十年的苦,刚刚盼来一点好日子,却不想难产大出血,也撒手人寰。可怜七八岁的苦根,因为缺衣少食从未吃过饱饭的他竟然活活被豆子给撑死。我不是可怜福贵啊,我是可怜那三个孩子!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人人对孩子都恨不得吃穿用住行全部都用最好的,恨不得给孩子上最贵的学校请最好的老师。可是在福贵那个年代,孩子能够活着长大就已然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那是一个苦难的年代!
一想到福贵那三个可怜的孩子啊,我就泪眼婆娑。那种丧子之痛,光是想想,就感觉心在流血。
读完《活着》,我心里真真的想,只要我的孩子这一生能够平安健康,真的,我就再也没有其他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