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一个月时间终于读完了《写作这回事》这本书,阅读的过程很愉快,有一些收获、感悟和启发,希望分享给有缘的你,因为简书的朋友也同样热爱写作。
《写作这回事》作者通过简历、工具箱、论写作、论生活四个部分阐述了写作这件事。
简历部份通过回忆一些事件和经历再现作者成长为一位成功作家的经历;工具箱和论写作的部份讲了关于写作的技术,论生活部份实际上是讲述作者关于写作的初心,整本书写得非常精彩又很走心,我分享一些自己的感悟或者感受较深刻的部分或内容。
1、写作是什么。
作者的答案:写作是心灵感应。斯蒂芬.金先生说:“一切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都要仰丈心灵感应,但我相信写作对其依赖最重。”
2、你如果想成为作家,必须首先得做到两件事:多读,多写,别无捷径。
阅读在一个作家的生活和创作的核心。阅读真正的意义在于,它能够让写作变得容易上手。持续阅读会将你带入一种状态,你可以很迫切很放松地写作。
阅读也会持续告诉你,前人做过些什么,没做过什么,什么是陈腔滥调,什么会令人耳目一新,怎么写算是言之有物或者死气沉沉。你读得越多,下笔或者敲键盘时才越不会显得像个傻瓜。
作者在小学一年级时就开始大量阅读,因养病休学在家一年多时间阅读了大约六吨重的连环漫画书;生活中走到哪里都带着一本书,作者读书很慢,但每年通常也要读七八十本书。
关于多写方面,作者在六岁多时开始写故事:第一篇故事就是抄写 了一篇漫画的内容,在自认为合适的地方加上自己的描写,他小时候非常喜欢看电影,八年级时把看过的一场电影《陷坑与钟摆》写下来卖给同学阅读,作者开始写作时也是始于刻意模仿。
成年后几乎每天坚持写作。作者说:“我一旦开始写某本书,除非万不得已,我不会停下来,也不会放慢速度。”
3、关于坚持。
一、坚持做 一件事,正反馈的激励很重要。
作者写第一篇故事时,因为是抄写的漫画内容,妈妈鼓励他自己写一篇故事,他仿写了四个小故事后,妈妈用一块钱买下了故事并且把故事寄给自己的姐妹,这是作者写作生涯赚到的第一笔钱。
作者在25岁时已结婚生子,养育两个孩子,有一份教英语的职位,暑假在洗衣房打工,居住在小镇一幢双倍宽拖车房里,付不起电话费,每月都会收到可恶的账单,那时他在写作上还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成就,生活的磨难使他生平第一次感觉到写作很艰难,对自己想当作家的梦想有近似绝望的感觉,但是太太对他的支持始终不改。
家人的支持也是作者最终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写作是一种孤单的工作,有人相信你对你至关重要。
二、坚持这件事,作者说好比是一件坚持信念的行动,其本质是相信自己。
坚持写作这件事,每个写作者都深有体会,或许是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或许是缺乏想像力写不下去;或许是生活中出现波折心情低落写不下去,抑或是长期写作投出的稿子多少年如石沉大海未能发表,都考验我们坚持下去的耐心和决心。
作者斯蒂芬.金经历的写作的磨难绝对不会比一般作家少。他曾经连续八年向一份杂志社投稿仅收到唯一一次回复,他把退稿条挂在墙上的钉子上面,14岁时墙上的钉子已经承受不了更多退稿信的重量,他换了个大钉子继续写,他还勉励自己年龄还小,乐观面对失败是最正确的反应。
在后来的创作生涯里,作者有时安慰自己,有时激励自己,甚至有时自己骗自己进行心理建设,告诉自己还有时间,不会太晚,有的作家到五十岁才开始出版作品。
在写作这条孤单的路上唯有坚持对自己的信仰,在到达彼岸时,才能领略不一样的风景;每个人的彼岸或许都不一样,但我们总能感受到自己不一样的风景或者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4、作者写作的初心。
这个部分是我最感动的部分,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斯蒂芬.金这位成功的作家一生是用自己的生命和热情在写作。
他在论生活这部份写道:“我从来不曾为了拿稿费而写过哪怕一个字,我写作是为了自我满足,我也许借此还清了房贷,送孩子上了大学,但这些都是附加的好处,我图的是能够沉醉其中的乐趣,为的是纯粹的快乐。”
读完这本书,我们可以读懂作者写作的初心,作者在一九九九年六月遭遇车祸,伤势严重,治疗时动过六七次大手术,膝盖处打入又取出七八枚大号钢钉,在自称“日服百药”的情况下,在手术后一个多月坐在轮椅上重新握起笔,坚持写作。
此时作者已经功成名就,车祸后的身体剧痛和无力常人无法想象,他凭借意志和毅力坚持写作,通过写作的帮助走出痛苦的经历。
《写作这回事》这本书呈现了作者成功的路径,他在写作方面取得的巨大的成就和成长的模式我们可能无法复制,但是作者对写作的热爱、锲而不舍的坚持、用生命去写作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