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译文: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醒来了,满耳尽是鸟啼叫。
昨夜里风声紧雨潇潇,
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
了解作者:
孟浩然(689-740):唐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短短二十字,包含了春花、春鸟、春风、春雨等元素,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印象。
首句从春困写起,写出了春暖的感觉。天气转暖,春意绵绵,诗人睡得真香啊,以致于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
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醒来,即听得满耳的鸟儿啼叫。鸟儿在枝头飞来飞去,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写出了天气晴好的感觉。“闻啼鸟”即“闻鸟啼”,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句作者回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雨吹打,落红满地的景象。写出了诗人的惜花之情。虽有落花,但伤感的成分并不重,那伤感已然被冲淡在了一片鸟鸣声中了。而李清照《如梦令》中对春晓的创造性演绎:“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却更伤感了。从晴好的感觉忽然跳到“夜来风雨”,使诗意产生波折。第三句的转折,第四句的一问,使全诗极具起伏跌宕之感。
本诗写春景,不是所见,而是通过所想所闻来体现。诗人通过鸟语、风雨声这两种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巧妙地构画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整诗读来饶有情趣,且让人得到一种心理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