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五月,也就进了榨油的季节。走到乡里榨油的地方,隔很远就能闻到一阵阵熟悉的油菜清香。若在风起的日子里,菜油的芬芳会在风里传的很远很远,然后优雅地飘落在心脾之间。
喜欢菜油的芳香,喜欢那种熟悉的味道,那是我儿时父亲的味道。
说起榨油,自然就想起我的父亲。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村里的榨油匠。因为父亲性格好,舍得吃苦,且榨油的技术好,父亲当时在村里的口碑特别好。
父亲在村里榨油的时候,我还小,不太懂事。但我从未见过他和别人发生过争执,做事也是勤勤恳恳的,帐户上的事情也做的规规矩矩,从未做过损人利己的事情。
也许现在好多人没有见过原来榨油时的场景,没有看到过那种古老的大型榨油机。
我依稀记得那个榨油机是个庞然大物,至少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是这样的感觉。特别是那个用来榨油的“杠杆”特别大,估计那颗树梁有五六米长,用一个大的可以转动的轴从高高的屋顶上吊下来,在树梁接地面的这一端上装上了一个大约三四百斤重的四方铁坨。榨油机通过杠杆原理发力将榨油机里的油饼进行物理挤压,于是油就这样“挤压”出来了。
榨油是件辛苦活。首先菜籽要用大锅炒熟,但又不能炒煳。不然榨出的油会很老,油的成色不好看 ,还有些苦。这样炒菜籽就需要控制好火候,好的师傅知道将菜籽炒几成熟时停火。因为总是在火炉边,所以炒菜籽时比较热,如在六月天那种滋味就可想而知了。师傅们的脖子上总是围着一条毛巾用来抹汗,即便是新毛巾,过不了两天就成了菜籽粉末的颜色了。
把菜籽炒熟是榨油的第一个工序,接下来就是粉碎。这个工序需要粉碎三次,使得其粒度符合要求。第三个工序就是上蒸锅再蒸熟,每蒸一锅就做成一个菜饼。用稻草和两个铁环做成装粉沫的工具。把做好的饼放进压榨机里,待油饼装满后就利用液压泵不停的压榨,直到将油饼里的菜油榨干为止。
榨油特别辛苦,但劳动最快乐。看着自己辛苦后的劳动成果,听着村民们的夸奖,父亲很高兴也很自豪,脸上总是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喜欢榨油时菜籽的清香,喜欢被那样的芳香包围。喜欢师傅们榨油时喊着号子,喜欢听父亲开心地哼着小曲,喜欢中午在榨油厂吃菜油炒的小菜,喜欢在这样的味道里怀念父亲。
然怀念终究只能是怀念,再也回不到从前。菜油依然飘香,只是父亲已经永远离开了我,去了遥远的地方。我只能在这样的飘香里,静静地回忆父亲,回味他对我的好,感知他的音容笑貌,这样他就永远活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