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字在甲骨文中,是长着不成比例长臂的人。几千年前,蜀地生活过瘦高的长臂人,常年在林间崖壁攀爬。古籍中称其为“巴人”。直至现在,金丝峡依然居住着长臂山民,其臂长比身高要高出许多。巴人,就指这些生活在西南丛林地区中的山民。据《山海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巴国具体指的,就是现今西南重庆地区。古代巴人作战勇猛,能歌善舞,乐观坚强,在战国以前形成有完整意义的巴文化,直至公元前361年,秦国灭巴。
巴,也指巴掌,引申为动词抓紧、抓牢,一动不动,比如巴结、巴望。巴,又指突起、可抓持的物体,如锅巴、盐巴、尾巴、下巴等。带巴字的汉字不少,有把、吧、爸、芭、靶、笆、疤、耙、肥、爬等。
“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反,表示通俗的文艺表现形式。这典故是这么来的:
楚威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耶?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陵采薇,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已也;引商刻角,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是其曲弥高者,其和弥寡。
在战国时期,阳春白雪成为楚国高深典雅的乐曲,能合者寡。而下里巴人,音乐声起,能合者达数千人。与现在相比,差不多就是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和凤凰传奇《最炫民族风》之间的差别吧。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实际上,文艺作品没有高雅和低俗之分,只有作品好坏和能否流传百世之分。当今被视为高雅的古诗,最初也不过是民间传唱的歌曲而已。唐诗宋词是当时人们用以助兴的娱乐形式,相当于有一定文化门槛的原创歌词卡拉OK。只不过,千万首诗词当中,只有最好的少部分流传了下来,成了经典。历经了千百年,懂得人少了,能合者寡,才显得高雅了起来。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是可以转换的,时间是催化剂。
特别说明:本文主要参考来源为《象形字典》和《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未经授权,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