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鸟儿是注定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题记
并非开头
这一段完全可以跳过去不读,不过读读也无妨。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译文: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商鞅)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终颁布了那法令。
这个典故史称“商鞅立木取信”。
一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全社会掀起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鸣大放的运动,坚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
沪市医学院也开展了这项运动,在一次座谈会上,徐匡作为该院最年轻但资历最老的讲师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说他资历老是因为他四八年十五岁就入了党;他认为,咱们不能光报喜不报忧,还有学校不能光学习老大哥的技术,和翻译俄语方面的资料,也要学习一些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增加英语德语等方面的课程,博采众长嘛;这话搁在今天没毛病,但在那个时代,这话却给他今后的人生之路埋下了祸根。
在随后的反右运动扩大化中 ,他被开除党籍公籍,并被打成右派分子;徐匡想不通,明明让大家畅所欲言,言者无罪吗?怎么又出尔反尔了,到底还有没有诚信可言?他很郁闷,就跟女朋友发了一通牢骚:“到底是我说得对,还是 xxx正确,三十年后见分晓;实在不行的话,我就到国外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女朋友第二天就把徐匡给举报了。学校总算抓了个典型,你们自己往枪口上撞,这就怪不得别人了;就凭着他和女朋友说的这番话言论 ,他被定性为叛徒现行反革命;于是大会批小会斗,批倒批臭,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最后再发配到皖南的一个劳改农场进行劳动改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