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华苓离开大陆24岁,接受的教育和世界观和艺术观的形成,与这片土地休戚相关。
聂华苓到台湾后《自由中国》创刊,爱好写作的她应聘去了那里。支持人是雷震,是蒋介石聘的政策顾问。发行人是人在美国的胡适。是国民党开明人士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这样一个刊物。是一份政治色彩浓厚的刊物。对政治并不感兴趣的聂华苓,像这个阵地墙角一朵烂漫的小花。经她之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柏杨的小说、余光中的诗,这些已成经典作品。政治台风很快席卷了《自由中国》。 夏道平的《政府不可诱民入罪》,与台湾统治者发生了最初冲突。胡适辞去发行人角色。1955年,和蒋介石七十大寿,发表了针砭时弊的社论。雷震成了台湾岛的雷青天。1958年胡适任“中央研究院”院长。雷震邀请胡适做新党领袖,胡适没有答应,书生都是悲剧的命运,雷震其实就是树立在胡适心牢中正义博爱的旗帜,1960年雷震等人以“涉嫌叛乱”等罪名逮捕入狱 。胡适的妥协性,以为他可以苟活,雷震入狱一年半后,胡适一次酒会上,猝然倒地,带着解不脱的苦闷,那一刻,他才真的自由了。
《自由中国》的殷海光一直受到特务监视和骚扰。最初反传统,他苍凉离世前,才发现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雷震和殷海光长眠“自由墓园”。
聂华苓身上的正直和无私,她男人般的侠肝义胆、古道热肠、无疑受了雷震和殷海光的深刻影响。
1951年,聂华苓的弟弟身亡、供职的《自由中国》蒙难、家门外特务徘徊,母亲去世,婚姻无救。就在阴气沉沉的时刻,她生命的曙光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