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我想尽量真实地记录下两个低调平凡的80后人儿,在他们决定携手一生后,于波澜不惊的生活里踏下的足迹,和组成小家庭后,彼此的成长和体悟。
我和大木头相识于我们研究生外教的课堂上,我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校园时光,毕业后分隔两地,在两个城市工作。相恋四年后,我们决心步入婚姻,并在其中一个人的城市安下了我们的小家。就这样,两个有爱却异地的人儿开启了共同的家庭生活。
不浪漫,是因为你真的“木”,还是我不懂体会
我不是个小女生,也并不爱花前月下,但多少受点时代文化的影响,对浪漫和仪式感怀有一定期待。有时候因为一些节点,并没有浪漫出现的时候,次数积累多了,会失落,等到负面情绪来临时,爆发一通,埋怨和数落木头的“木”和“不作为”。然后,我有时会胡思乱想,这个“无趣”的家伙,我们到底是不是一路人。
然而,被我忽视的是那每一次餐桌上,最后一块美味,总会被夹到我碗里;每次返程的晚餐,总是在厨房忙碌的身影;那年春节前夕,你突然出现在我家的惊喜和来的缘由;签下购房协议的那晚,一阵慌乱后,你把我拉进怀里,说“没事,有我在”,那副担当的样子和不责备的温柔。——我突然有点恐慌,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那些点滴的关怀和感动,藏进时间的海,已难记起。这些事是如此的平凡,却又如此真实,如果我不感受、不回忆、不记录,很容易混淆幸福的模样。
其实,浪漫的样子不只有一种,不一定是鲜花礼物,也可以是柴米油盐。
所以,不要给浪漫贴标签,给你爱的人贴标签。
不被批评,是因为我做的好,还是因为你够包容
“你看你,又做错了。” balabalabala,一通批评。
“你太容易生气了。” “那是因为你总是犯错。”
“可是我没那么容易生气,也不批评你。” “那是因为我总是做的很好。”
“或者是因为我不计较。”
有一次,因工作上的一些事情不开心。晚上视频时,木头偶然间谈起一些往事,而后我又迁移到两个人的一些事情,然后无中生事,愤世嫉俗地说了一些话,然后流泪。大木头说,只有像个孩子的人,才会这样,成年人才不会因为一些不相干的、瞎想的事情,伤心愤怒掉眼泪。说完哄着我,心情平复后,内心很明白,这是我的老毛病了。
那日,我们去买送人的礼物,东挑西选后,最终选择了你和导购促成的一款,我心里很愤愤,一路上表示应该是另外一款更合适,指责你不该听导购的。愤怒指责的最后,是自己边走边哭。你很不解,认为这么小的一件事,完全不值得这么在意。你说,有时候真想揍你一顿,那么爱你,你却—— 我说,我看似是指责你,其实是指责我自己不够坚持。我哭,是因为我感觉自己很糟,我对自己这段时间很不满。
回想起来,自毕业后,我们两个间吵架,都是我挑起的。而挑起的缘由大多是无伤大雅的小事,而本质上是,我总是自己跟自己别扭,处理不好和自我的关系,迁怒于伴侣。
性格变好,是我一直原地踏步,还是你一直在成长
“阿哥,你现在性格变得很好啊。”那天,你表妹来家里玩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忽然想起来,确实如此。我们在学校时,每次吵架,经常彼此不相让,都很固执。你曾告诉我,自己心高气傲,几乎从不认错。然而,现在只要有吵架,你都自然而然地让步。
那日返程,你一边帮我装吃的东西,一边说,要给你带些你爱吃的,不然你这只又贪吃又挑食的猪是不会吃的,然后放着坏掉。我一阵惊讶,因为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如此,但却又很贴切。这种细微的观察,连我自己都不自知。
是的,在新的角色上,你一直在成长、成熟,用你的方式,在我不经意间。
而我总像个任性的小孩,自以为成熟,自恃道理懂得一箩筐,伶牙俐齿,以道理为武器,以对错为评判,拿着标尺,丈量你、评判你。
2016年即将结束之际,有个时间管理的老师说,写一封给5年后的自己的信,增强自我改变动力。我就反过来想,5年前正要读研的自己,能设想自己5年后的生活吗?
“做着一份不错的工作,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侣,有了自己的小家。”
5年前的自己应该想不到,所以,提醒幸福。
结语:有日周末,你要早起培训,我在房间里半睡半醒,迷迷糊糊中听着在客厅的你在说些什么。我问:你在说啥?你说:我在自言自语。我问:自言自语啥?你说:因为经常一个人,觉得早起后很孤单,有时会经常念念新闻什么的,制造点响声,让房间温暖起来。
我一阵心酸,我们一定要早日团聚!
这就是最美的,也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