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读《微光中的孩子》。
前段时间,因为班里几个孩子的原因,我想读一些关于孩子心理方面的书,我买到了这本书。书拿到手的那一刻,我看着书本封面,插画我看不懂,是一副油画。上面的文字右上角“桃莉老师教育成长之旅”,下面是大大的题目“微光中的孩子”,题目置于一个微微发光的气泡中,应该契合题目吧?题目下面是一小行文字“只有桃莉老师听到了三个没有被听到的声音……”。这一行文字惊到了我,使我意识到不能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地读,这本书更不能囫囵吞枣地读。
推荐序中说到,桃莉·海顿,被美国教育界盛誉为“爱的奇迹天使”,她的这套“桃莉老师疗愈成长之旅”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展开的,让我们这些糊涂的自以为是的大人有机会听到孩子们的声音,帮助我们贴近孩子那颗敏感的心,了解他们的需要和被爱的方式。
是的,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太快了。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我们现在的社会一点儿都不夸张。快节奏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生活,带给人们的是紧张,是浮躁。要不然“慢生活”这个词为什么会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甚至是向往?大人紧张,带个孩子们的就不会是真正的轻松。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无论采用什么方式,仍然以传授知识、考试测评为最终结果。身边谈到谁家孩子有出息时还是以学业为重。孩子的头上始终有考试、成绩的大旗飘扬着。
一面是对孩子成绩的要求,另一面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孩子受到的干扰太多了,所以孩子的内心少了纯净,或者说是孩子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又不想一味地听从父母安排。他们遇到困惑不知道怎么办,从父母哪里大多得不到真正的答案。父母给的答案多是简单粗暴的解释,而且多是离不开学习成绩的答案。这肯定是解不了孩子内心困惑。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和一些有问题的孩子交流沟通时,往往交流不下去,越是问题多的孩子,越是难以交流。即使有交流,不少孩子说的也不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有的孩子可能就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这样的沟通就是无效沟通。
我们都爱孩子,但是我们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听不到他们渴望长大的声音,听不到他们内心的无助和他们的需求,他们的自豪和喜悦;也体会不到他们在生命初期学习生存技能的那份不易和努力。愿我们能够俯下身子,耐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触摸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