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毕业十年,相聚武大,归来仍是少年。
当年的青春生活在职场的摸爬滚打中,在生活的酸甜苦辣里封存起来了,静静地躺在记忆深处。舍友翻出以前的照片,在宿舍群里聊天,大家才恍然大悟似地:“啊,原来那时还参加过这种活动啊,那时还干过这种傻事呀!”一连串的问号、感叹号……原来我们的青春也是那么的叛逆张扬!青春已然逝去,那种情怀,那种美好,却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回味去追寻。
我们如约于2019年5月18日下午在武大工学部的阿里吧集合。一见面,迎接我们的是郭老师甜甜的笑容和大大的温暖的拥抱,围坐一桌的同学笑嘻嘻地聊着天,随性地打着招呼,熟悉感亲切感扑面而来。在这里,我们不是企业的职员,不是学校的老师,不是政府的公务员……我们是05级人文班同学!
殷昊翔和余明把文化衫带来了,大家领到后迫不及待地穿了上去。同样的T恤更带给了大家强烈的归属感。张丽萍的率真,丘新巧的儒雅,杜光玮的幽默,刘曼的可爱,罗婧奇的文采……大家的性格和表现跟大学时还是一模一样啊。婧奇和覃奎还把他们的爱情结晶——登登带了过来,大家都欣喜地轮流抱抱这个可爱的人文班二代。
当天晚上我们在校门口的江南小观园聚餐。聚餐时,郭老师拿出了我们大一时为祝福她博士论文答辩顺利而写的留言本。大家翻看着,不同的表达体现了大家不同的性格,但都表现出了对郭老师真诚的祝福。郭老师视这本留言册为珍宝,一直收藏着,难得她这么用心。在郭老师的感人发言后,我们拿出了毕业时制作的纪念扑克牌,每张牌都是一位同学,照片上的我们还未脱青涩,浅浅地笑着或者摆着酷酷的动作,一个个都是文艺青年,意气风发。抽到哪张牌,就哪个同学起来发言,发言结束抽取下一个同学。大学时认识的第一个同学,大学时的CP组合,大学时的生活,大学时的遗憾,大学时的收获,工作后的感受,现在工作的情况……每个同学都侃侃而谈,没有拘束感。笑声、喝彩声、感叹声……一阵又一阵,我们为同学描述的趣事大笑,为同学的成绩喝彩,为同学的经历感叹,大家忘情地聊着,饭桌上的佳肴被冷淡地搁置了。大家都踏入了社会,对生活对工作对自我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当晚我们都讲出了自己的感悟和期许。
说实话,我聚会前是紧张的,害怕自己说不出话来,为此我特意做了一个PPT,心想如果讲不出来,至少我可以照着图片念。但是餐厅不能放PPT!听了那么多同学的真情演讲后,我脑海里封存的大学记忆都飘了出来,发言时我也自然而然说了好多话,居然还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我感到意外的同时心里也窃喜。
杜光玮说:“玉凤,你变开朗了哈。”或许是吧,社会的磨练,把我的脸皮也磨厚了,再或许这四年的大学生活的熏陶也滋养了我的人生,让我在毕业后仍旧能不断受益。
5月19日上午,我们一起重游校园。学校变化很大,牌坊外移了,建起了一个大广场,拍照游玩的人很多。校门附近新建了好几栋楼,我们文学院也从人文馆迁到了校门旁边的振华楼。新图书馆旁边建起了设计感极强的万林博物馆,在博物馆天台上可以饱览樱花城堡、鉴湖一带的美景,视野极好。樱花城堡里不再住着叽叽喳喳的本科女生了,住着相对沉稳安静的博士生。老图书馆已经不对外开放了,以前每天一大早考研的同学就在门口排起长队等着去自习,我也时常去老图看报纸。樱园食堂也不再营业了。鉴湖、梅园小操场、奥场、珞珈山、教五、珞珈广场……这些都还在,甚至珞珈广场上的石凳、小路都没变。武大既陌生又熟悉,但无论如何,它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武大!
相聚总是短暂的,大家道别后,又各自踏上了归途。十年的岁月,我们的性情没有改变,对武大的热爱没有改变,对人文班的认可没有改变。十年的岁月在我们的身体上留下了些许痕迹,头上间或的白发、眼角悄悄爬出的皱纹……。没有关系!我们仍旧满怀希望,带着真诚的祝福继续奋斗,共同期待下一次更美好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