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自己身上开始被附加上一些莫名的词语,生活被定义,性格被标签。因为一次长距离骑行,被挂以“骑友”的标签,因为假期自由行,被挂以“驴友”的标签,因为偶然间的一个行为,竟也成为他人眼中习以为常的方式。我就纳闷了,因为饭后散步,喜欢喝茶,不说闲话,竟也被挂以“老年养生”,“闷骚”的说法。
今天跟一位久违不见的朋友聊天,一开场的话题就是最近又去哪里骑行?哪里旅行?我用惊讶的表情震慑回去,一次长途骑行,竟让你认为我与单车有着不可分割的情缘。我只能说,自从那次长途骑行之后,一年的骑行里程数超不过100公里,所以更不能说有跟单车有不解之情,至于旅行到被挂以“驴友”的标签也还算不上,至少不是长时间在外行走。我说我上半年时间几乎都被用在工作上,不知道能够被用以“工作狂”的标签。我和朋友这样说,这个时代的标签有些太过于主观和偏见了。因为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有标新立异的做法,身边一些朋友被挂以“不靠谱”“放荡不羁”的标签,我说这是不是很多人都喜欢用过去的常识去定义身边所有的行为呢?
我朋友竟然也反应出些许的点头,对于一个程序猿来说,一说起工作,足以够几个名词相关,“技术宅”“码农”“生活单调无趣”,他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朋友一有电脑的疑难杂症就都找他,挂以“电脑百科”标签,对于家电维修找他帮忙,我苦笑着问他家电维修真的行吗?他回以“呵呵”的无奈。他说他并不是一个喜欢宅的人,对于运动健身有着特有钟情。还有一个话题就是“恐婚一族”的说法,对于一个被联合国列入“中年人”的少年来说,好像这阶段不谈恋爱,不结婚,不以别人家小孩打酱油的话题,就被挂以“剩男,剩女”“不务正业”的代名词。
是啊,对于标签化,生活被定义,我觉得这是在信息快速传播时代,不可避免的。有时候,连我自己不可避免陷入到这样的环节。诸如一些“富二代”“女汉子”“程序猿”这样的词语,也有“坚强奋斗”“柔情似水”“真暖男”的说法。对于标签这回事,我觉得不用太过急于判断,留点空间给他人,留点空间给自己,不管这些标签是善意的,恶意的,还是接受的,不接受的。拒绝标签化,理性思考化。
向那些无聊的眼光发出呐喊,拒绝被定义,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表达,无需被谁认同,请原谅我没有讨好全世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