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有首经典曲目,叫《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词是这样写的: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
”
而今的乡村,却不再只是田野的世界,更不仅仅是冬麦、高粱。今天所见的长三角田园五镇,正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去转变。这个在一片片乡村土壤上播撒希望后生长出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正在慢慢结出“乡村振兴”的果实。
嘉兴平湖·广陈:科技为魂,铸就农业硅谷
来到广陈的农展馆,最大的印象就是:
这不是一个小型的科技馆吗?
全透明的触摸屏展示我国农业发展的脉络和当代农业科技;充满科技感的平湖农业开发区模型展现了一个现代化的科技农业之城;超宽曲面屏的未来影院,把四季农作物的变换与科技培育的过程,更形象地展示给了每一位来访者。
平湖以整个广陈为现代农业的开发区,将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依托于现代农业之上进行构建。硬是将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打造成了一个休闲宜居,科技与农趣结合的现代特色小镇。
嘉兴平湖·新仓:共享合作之源,挖掘新仓经验
其实最早的共享经济、合作经济,就诞生于新仓。1955年,新仓的供销合作社与农业合作社订立的结合合同直达中央,毛主席亲自批示并提倡推广这种模式,为处于百废待兴时期的中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经验。全国开始组织学习“新仓经验”,提高劳动效率,发挥合作经济与共享经济的优势,让供销社走入田间地头,为农民生产助力。
在毛泽东批示展示馆,进门处热火朝天干农活的雕塑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而后有批示的手稿、复原批示场景的塑像、原供销社场景的再现,以及诸多纪念新仓经验的珍贵相片、物件,都诉说着新仓敢为人先、为人民谋福祉的排头兵精神。在二楼的演播厅,我们又观摩了新仓经验的纪录片,从早期模式的内涵、几位经历新仓经验的原干部的访谈,到新仓经验在当代的精神延展,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新仓经验不会过时,新仓依然奋战在为乡村、为人民探索新经验的道路上。
上海金山·张堰:走进近代革命史中的南社
与张堰的初接触,源于南社纪念馆;而南社之所以让我产生了如此大的兴趣,还是因为在它的社员纪念墙上,看到了他——于右任先生。
想必许多与我一样出身上大的校友,都不会对这个名字陌生。民国时期,“北有北大,南有上大”是一句先进知识分子公认的名言,于右任作为创办者和第一任校长,是当时诸多先进青年的楷模。当代上大虽是重新组建于1994年的新事物,可她所承载的期望却是相同的。而到了张堰的南社纪念馆,我才知他也是南社的一位重要成员。
以姚光故居建造的上海南社纪念馆,从创办者、主要成员,到其在近代革命史中的风雨历程,呈现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瓦间檐下,尽是民国时期知识分子报国、革新的热忱。在这里,你看得到历史的厚重,也听得见历史的回声。
上海金山·吕巷:一朝步入青吕巷,不输大圣戏桃园
吕巷,素有水果公园之称。在来吕巷之前,我以为只是一个小小的主题公园;到了吕巷之后,才知道这整个镇都可说是一个水果公园。
走进游客中心,瞬间觉得进入了儿童乐园。满车不同种类的水果摆在入口不远处,西瓜、桃子、葡萄、草莓,个顶个得大……让人忍不住想上去拿一个尝尝……
哦,好吧,只是泡沫塑料做的模型——怪只怪他们做得太逼真太诱人。
中心引导台对面的田园背景,更是色彩鲜亮,有树洞屋、有郊野阳台,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般。
走出游客中心,旁边便是蟠桃园,不远处是亲子农家乐园,再远还有葡萄工厂、蓝莓工厂。沿街上,一路设计鲜亮又统一的果摊占据了人的视野。感觉置身其中,真如大圣进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一般。
这或许就是生态农业、绿色果园给人带来的喜悦吧。
上海金山·廊下:桃饮牛乳,菇生双孢,生态农业才是我的发展之本
廊下就像一个长相平平无奇的小姑娘,初看你并不会觉得她有多惊艳;
廊下也像一位爱而无声的母亲,在你不经意间,她已经为你做了许多事。
你所吃的蔬菜沙拉,你所吃的番茄酱,你在某知名生鲜平台上买到的新鲜好菜,许多都来自廊下。廊下更拥有一个响亮的品牌:中央厨房。
在这里,我见识也品尝到了“听着音乐喝着牛奶长大,采摘完还要坐月子”的桃子,果皮同样鲜甜可口,无农药可直接食用;
在这里,我见识也品尝到了采用循环肥培育的双孢蘑菇,鲜美异常,口感爽滑;
在这里,我也见识和聆听到了一位当地父母官的真心话:
“在金山,在廊下,生态农业才是我的发展之本。我的任务就是帮助这里发展起来,让农民也能过上好日子。人活几十年,到死了什么都带不走,就怕将来我的孙子被别人指着鼻子说‘这事就是你爷爷干的!’我不希望那种情况发生。我希望将来我的孙子是被别人竖着大拇指说‘这原来是你爷爷做的啊’”
大锤小记:
从解决中华文明史上几千年的难题:农无税。到现在实施乡村振兴,回归初心,帮助全国人民,特别是农村人民共同富裕,其实改变一直在发生。劲往一处使,多以实际行动去践行乡村振兴,才能在不远的将来尽快让“振兴”成为现实。
找准自己的主导产业,引进服务产业的青年人才,发展产业教育,是蚂蚁为乡村振兴这道题所填写的答案。愿所有追梦人,都能携手同行,行走在希望的乡村上,向最初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