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意味着,努力沟通过,试图说服过,既认真听了对方的意见,也认真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最终,无法取得一致意见,但是彼此尊重。
这让我那个对“和谐”的极好的解说,“和”意味着人人有饭吃,“谐”意味着人人有话说,人人愿意说,人人可以说。
可惜,我们的学生,大多只在前面注意到“不同”,就大谈特谈文学与科学,理性与感性,或者人人基于各自经历不同,形成了不同立场。有同事哀叹,学生没有注意到后面。这当然是事实。
可是,学生为何只是注意到前面?
我们只教学生关键词。
我们没有认真教学生逐一分析材料。
我们也没有认真教学生概括、筛选语言信息的技能。话又说回来,到了高中,还能教吗?学生愿意学吗?还学得会吗?错过了漫长的语言敏感期,错过了积累期,是不是要真的毫无办法了?
此外,我一直觉得,像这道题目,如果能够认真、专注地写写爱情,也很好啊。写写两个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当面临分歧的时候,如何去面对分歧,如何去继续未来之路,多好。可惜,两百份作文,竟然只有一个人写了爱情,还是惨不忍睹的那种。
所以,我自己发呆了,让一些学生写了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