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把生活调节到极简模式,不断地增益相关的知识,在实践中陆陆续续地实践,最后得出属于自己的合适的极简生活。这是在最初学习断舍离的初衷。
大多数人选择去学习的原因是因为生活中的物品已经多到给自己造成了困扰,且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行动,甚至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想要从困境中脱离出来,找到一个合适的工具至关重要,为此从众多工具中选择了断舍离这个工具。
为学日益
拿来主义从来都解决不了长期的问题,只能解决一次性的。但根源还在,问题还是会反复发生。
看到症结所在的人,且知道断舍离这个工具真的有用,接着开始搜寻断舍离的相关文字和视频,甚至会去报名参加相关的学习。
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想要让断舍离为己服务。
断舍离在物品上的运用,我们想要知道断舍离是什么,下一步是实操断舍离,后一步是做好收纳。
断舍离的定义字面上是简单的,从精神关联上断掉自己已经拥有但不需要的东西的,从物质上舍弃舍弃掉断掉的物品,最终达到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从观念上认可断舍离的定义后,实操是最能巩固新概念的。
为道日损
实操断舍离需要将所有的物品统统摆放在明亮的地方,放置在一起,防止有所遗漏。
下一步操作是将所有的物品按照种类分为,吃的、穿的和用的,或者是按照区域划分,卧室的、厨房的、客厅的等你所认为合适的分类方法。一定要全部分类完毕,如果有不知道划分种类的,先分完再来分。
再下一步操作是进行第一轮挑选,挑选心动物品。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要活得开心些,心动物品必不可少。
心动物品是个人补充能量的来源,它的特点是拿着它自己就会觉得很开心。好看的衣服,精致的手办等等。
第二轮挑选的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定义是没有它就会影响生活秩序的。日常穿的衣服,日常喝水的水杯,锅碗瓢盆等。
第三轮是其他的物品,如增值保值产品,自己非常想要留下的物品。
经过三轮的挑选后,再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对挑选出来的物品再筛选一遍。同类型物品不用多,够用就好。数量一多,就会有用不上的物品,还是在被堆积。
基本上挑选下来的物品只占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将不被挑选的物品用不同的袋子分类装起来,送人的、捐出去的、二手平台卖的和扔的。
第三步就是做好收纳。
对物品摆放的位置要有一个大概的轮廓,这样收拾的时间短了人也不会觉得太累。收纳可按照区域进行,每一区域的陈列按照七五一法则,再结合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
不常用到的物品进收纳时占比为七成,如换季的衣物,换季的电器等。把它们摆放进衣橱、壁橱等不常打开的收纳地方。
常用的物品收纳占五成,如调味品、书籍和常穿的衣物等,把它们摆放在橱柜、书架和衣橱等,一眼就能看到且看全,摆放也要符合随拿随放的状况。看到它们时,脑海自动激发出使用它们的场景和方式方法。
伤心悦目物品的收纳占一成,如装饰用的手办和花瓶等,目的是展示自己的品味,少即是多。当然这些物品还可以集合在一个特地的地方--心动空间,处于其中的你一定会能量随时充满。
七五一法则,是减少整理的时间,加快取物的时间,还有展示自己独特的品味,三方面有效地把物品做了区分。
实践的过程中就是为道日损,将不适合自己的知识和物品做断舍离,留下适合自己的。
实践时往前推进的,人的需求也是会有变化的,而整理的道理和原则是不变的。
如果忍不住还是置办了不少物品,现在的自己觉得不需要了、它们不合适自己了,你们之间相处得不舒服了,还是可以回到物品分类、挑选和收纳这三个步骤的。
当你感受到断舍离带来的空间整洁舒适,让你的生活变得美好了,说明你的运用真的对自己有用。
断舍离这个工具可以继续迁移到你的其他领域,比如信息的断舍离,人际关系的断舍离等。学习是无限,把生活过好是有方向的。
#极简生活#抄书 #抄书静心 #书中自有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