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947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老师,我终于完成这个作品了!” 当小曾同学将一幅团花剪纸作品递到我眼前时,我从孩子那充满自信的眼神中,看到孩子在困难面前的那份执著与认真。于是我赶紧用手机将他这个令人欣喜的画面拍摄了下来。
记得四年前,刚进小学的小曾是我们班的一个高个子男孩。他速度慢,又爱哭。因为动作慢,每次只要同学催他交作业,他就会哭。有几次上课,上着上着他就哭起来了,原以为有人欺负了他,仔细一问,是因为写字速度慢而哭。听他家人说,孩子在家也是这样,每天早晨要按时上学都必须要提前一个多小时。我尝试着跟他沟通无果,只好在每次要求写作业时,特别给他多留一点时间,多给他一些鼓励,充分相信他,让他慢慢跟上来。有了老师、同学和家长足够的信任与理解,上二年级后,孩子写作业的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
孩子学会了拼读音节,开始主动阅读课外拼音读本。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爱提问也爱思考。几次课堂中涉及课外的一些常识,其他孩子都不清楚,可他却能略知一二。有时他回答问题的角度比较新颖,让班上同学刮目相看。在老师们也不断地肯定与鼓励下,他渐渐找回了自信。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母,能正视自家孩子的问题,坚持每周与老师交流,主动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想办法给予纠正。为了提高孩子的作业效率,每天一直坚持计时作业。孩子做事拖拉的习惯就在这种坚持中慢慢得以改变。如今写作业不但能达到全班的平均速度,而且书写也越来越漂亮了。为了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自信,他父母在三年级下期,每天坚持陪着他一起跳绳,跑步。持续的运动,让他的身体变得更结实,做事的效率和反应力有了较大的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与精神面貌越来越好。
去年放暑假前,小曾说自己一分钟能跳120个,我便给他布置了一项作业——一分钟跳绳150个,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没想到,暑假结束返校的第一天,他就现场给大家表演了一分钟跳绳160个,全班同学都很惊讶。后来孩子告诉我,暑假里,他每天早晚都坚持跳绳,有时与父母一起跳,有时自己独自一人跳,从未间断。一个假期,孩子个子长高了一大截,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精神。
有了父母的陪伴,生活变得自律,孩子越来越自信,性格也越来越开朗了。以前,课间他除了上厕所,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在教室看书或画画,很少与同学去操场玩。现在的他,语言也多了,课间很多时候都能看到他与同学们一起玩的身影。
为了提升学生的专注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剪纸。 “关于剪纸,你知道哪些知识?”一上课,我便抛出了这个比较重播棘手的问题。
小曾高高举起了手,我示意他回答。“我知道剪纸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它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还是中国十大国粹之一……”没想到这孩子还对剪纸有一定的了解。
我分发的窗花纸图案各异,有轴对称图形,有十二生肖图案。一领到窗花纸,学生们就开始忙开了。只有小曾悄悄跑来问我:“老师,可不可以给我换一张简单的图案,因为我从没剪过纸,我怕把纸剪坏了。”他手里拿的是一个团花图案,这种图案只需要简单进行两次对折,再沿实线剪就行。“你先试一试,如果实在觉得难,再来找我换。”我没同意换,他便安静地坐下来,认真看文字说明,对折……
有的孩子因为参加过剪纸活动,动作很熟练;有的孩子很少使用剪刀,动作很费劲。此时,小曾正吃力地拿着剪刀,一刀一刀地剪着,虽然刀法笨拙但很认真。他已经把图案上的实线剪完了。可但图案中的阴影部分还没有剪掉。他尝试用剪刀去剪,但阴影部分在实线内,剪刀没法剪,怎么办?我不动声色地看着,他看了看周围同学剪的情况,结果发现他们剪的图案与自己的图案不一样,没有参考性。于是他又坐下来拿剪刀比划了几下,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从文具袋中拿出了一支笔芯特别尖的笔,沿着阴影部分的边沿不停地用力点着。几分钟后,他放下笔,用手小心翼翼地将阴影部分的纸用力一按,阴影部分一下给去掉了。
原以为第一次剪纸很难完成任务,没想到通过努力,竟然完成了这幅作品。看着他开心的样子,我想进一步考验他:“我就知道你能完成这个作品。怎么样,还想挑战一份难点的作品不?” 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又领取了一幅生肖狗的图案。生肖狗的图案比团花图案复杂得多。没想到的是,在他的坚持下,很快第二幅作品就顺利完成了。当我看到他的第二件作品时,不禁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孩子,老师今天特别要表扬你。你面对困难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想办法努力去面对,去克服它,希望你继续努力!”
四年来,小曾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蜕变让我们看到了一股成长的力量一直在指引着他向前迈进。而这种力量来自老师与同学的关爱与鼓励,来自家长对孩子爱的陪伴与信任,来自家长对学校老师的信任,来自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正因为有了这种成长的力量,小曾才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真希望有更多的孩子也能获得这种成长的力量,成长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