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好几遍都没有搞清楚的内在身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你从《当下的力量》找到答案了吗?
今天阅读的是《当下的力量》第六章《内在身体》不过确实不是很好理解,阅读了好几遍,可能理解还是不够正确吧,不过古典老师说这种描写灵性的书,主要是体验,而不是理解。
01本体是你最深刻的自我
我不得不承认,如同作者所说的,也可能是自己的修行不够,我个人还是没有能够理解本体这个词的含义。正如同我们所说的灵魂一样,如果你解剖遍人体,你确实也找不到灵魂所在的地方。
作者在这里所引用的本体这个词,应该也是没有办法来解释的,只是你深刻的自我,而不是仅仅指你的身体还有你的思维。但是我个人觉得作者所举的一个例子,如果你要问鱼什么是水,鱼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也不一定吧。那如果水可以比喻成鱼的本体的吧,那我们人类的本体显然就是我们的周围环境了,可是直觉告诉我,本体肯定不是这个意思。
02超越字面的含义
这里面所说的还是不是特别明白,但是大概的意思我是明白了。这个确实是可以举一个例子,一个有月光的晚上,你问我月亮在那,我用手指头指了指天上的月亮,可是有一些人就以为手指头就是月亮。作者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还有同样的类比,比如地图不是真实的疆域。菜谱也不是真实的菜,总的来说,我们不能用符号来代替我们真实的世界。
03找出你无形的和不可摧毁的本质
如果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你是你,你是小时候的你,你是现在的你,你是未来的你吗。昨天的你和现在的你,一样吗,青年的你和少年的你一样吗。我相信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不一样的你,既然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这不是另外一个你,而还是你呢。这些问题有一点烧脑,说实话也不好理解,但是确实在我们的身体内部,或者是意识中间,你会感受到,不管是过去的你,还是未来的你,这些你都是你,所以在一种新的心理疗法ACT中将这个自我,称之为观察性自我。同时还区分了别的自我,如体验性自我,此刻的我感受到了开心,感受到了不开心。还有一个自我称之为叙事性自我。就是当我们想要讲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我们是会有感觉的,面对不同的人,我们讲出来的故事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叙事性自我,着重于人生体验的高峰或者是终点。比如一件苦的事情,如果结局是好的,我们就是会将这件事情描述为一件好的事情,虽然从体验性自我的角度,不愉快的体验占了90%,而愉快的体验可能只占了10%。
04与内在身体联结
这里提到的方法,在我看来,就是我所认为的正念,或者是冥想了。
05通过身体进行转化
因为我们普通所指的身体,其实是指我们在物理方面,或者是生理方面的身体,这样的身体自然就是会感受痛苦,会生病,会死亡,从本质上面来说与动物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有内在的身体,就是这个我们称之为观察性的自我,也就是占在第三方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内在身体。通过这个内在身体,我们就是可以发生转化。
06有关身体的训诫
这一段在我看来,就是说我们的内在身体,不是我们的生理身体,也不是我们的思维,是超越了生与死的。而这个内在身体,是我们修行的重点,或者是路径。
07在体内深处扎根
这一段其实说的就是我们要常常感受我们的身体,当我们感受身体的时候,我们就是将思维拉回到了现实,或者是当下的时刻,在正念中,或者是在冥想中,常常要求我们感受我们的身体的每一部分,让意识从头到脚都走一遍。如果我们可以常常这样做,我们就不会被我们的思维或者是小我所带走。而可以安住于当下。
08进入内在身体之前,请宽恕
我对这一段还是认同的,如果我们长时间没有关注我们的身体的时候,当我们第一次转向我们的内在身体的时候,我们的生理身体确实有的时候会感受到痛苦与不舒服,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受到我们还有一些未消化的情绪藏在我们的身体里面,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注意观察我们的情绪,如果我们可以接纳我们自己的情绪,这些情绪就会转化而消减。如果我们不接纳,我们的情绪就是会压抑或者是困在我们的身体中间,时间长了,就是会引起我们的痛苦之身。
09你与未显化状态之间的联系
这一段有一点不太好理解,但是我的理解是,我们总是会有一些无言语无法表达的东西,这些东西因为不能被表达,所以一直没有被看见,而如果我们通过我们的观察性自我,或者是内在身体,看到了这些不曾被表达的东西。那这些东西是与我们的本体相联系的。确实有些时候,我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说这不是什么,通过不是什么,来鉴定余下的是什么。
10减缓衰老的过程
这一段不知道有没有科学证据,感觉上面是这样吧,当人们没有压力的时候,应该是可以活的更健康一些吧。
11加强你的免疫系统
当我们可以全然地活在当下的时候,有可能会加强我们的生理上面的免疫系统,也有可能加强我们精神上面的免疫系统,如果我们不在去追求我们外在的这些所谓的名与利,逻辑推断应该是可以加强的啊,这个要自己体验啊。
12让呼吸带你进入内在身体
当你感觉到焦虑与烦恼时,那就关注你的呼吸吧。有意识的呼吸,本身就是一种强而有力的冥想方式,它会逐渐使你与你的身体相联结。
13创造性地使用你的大脑
这个其实是涉及到灵感的产生的问题,我们其实都有阅读过,灵感有的时候来源于梦中,有的时候,来源于当你放下的那一时刻。特别是当我们应用正念的方法的时候,头脑中浮现的每一个想法可能都会被我们所看见。这个时候,那些更有创造性的想法,可能就是更容易被我们所看见,或者是说所发现吧。
14倾听的艺术
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去倾听别人说话,因为他们的大部分注意力都被思维所占据。他们赋予自己思维的注意力比赋予别人说话内容的注意力要多得多,而对于真正重要的东西——别人话语和思维之下的本体,却丝毫没有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