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释放出党中央持之以恒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文风连着党风政风,党员干部作为党的“笔杆子”、新时代的瞭望者,要积极倡导并自觉践行清新质朴的文风,主动适应时代所需、贯穿务实作风、体现为民情怀。
下笔“三思”坚守行文初心,务求“准、实、效”。公文者,因工作而行的文字,属应用文之列,实用是第一要务,因此非常讲究准确和平实。准确,就是开门见山,于开端处亮明要义;平实,就是有什么说什么,不拉旗扯皮,不穿靴戴帽,意尽言止,辞达而已。好的文章应该是“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努力讲实话、真话、明白话,力戒暮气沉沉、抛去弯弯绕绕、摆脱腔调套路、丢掉推诿遮掩,以求真务实之心,出新招、解难题、求实效,持续推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
坚持不懈汲取思想营养,体现“专、精、特”。给人杯水者,必心怀江河。文风好坏,与每个人的综合素养、学养密切相关。古语有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写文章不在“为写而写、为练而练”,只有积厚成势、兼收并蓄,辅之以不断的练习和强化,下一番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夫,方能渐入佳境。要多讲能够直抵人心的真话。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去发声,最能体现讲真话、道实情的分量之重。要多讲前人未讲之“新”话。坚持守正创新,善于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要多讲一看就懂的白话。群众的语言最生活鲜活,要拜群众为师,多和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善于把政治话语、专业术语转化为群众语言,让群众愿意看、愿意听,而且看得懂、听得进。
“勤”字当头历练务实文风,做到“严、细、实”。公文是工作的工具,是撬动难题的杠杆,好的文风字字千钧、句句入心,有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态。要写出有思想、有力度的文字并非易事,调查研究是历练文风的必经之路。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基层对群众反映最集中、最迫切的问题等进行系统梳理研究,接足“地气”、找准问题、提实对策,才能锻造出一支既通晓上情又反映下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俱佳的笔耕者队伍,不断增强话语表达的创造力、穿透力、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