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久之前读《山月记-李征》那一篇文章时不置可否,但记录下了那篇文章的精华句子。我深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雕琢,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以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然后,它们便躺在我摘抄本的几行字里,偶尔翻开,读一读,如轻风吹过沉寂的湖面,泛起一阵小小的涟漪。
工作之初,我写下我工作的目标,5年之内我要完成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当时仅是写下来,内心都觉得很满足、美好、向往。然后每看一次自己写的目标,都充满力气。第2天一上班,淹没在繁忙琐碎的小事中。领导怎么生气了,顾客怎么这么难搞,在找事。后勤太不给力了,电脑又卡了。其他行政科室来查岗了。埋怨工作的时间一半在工作,一半在扯皮。工作实际中的鸡毛蒜皮,一点点消耗你刚入职时野心勃勃的热情。滤镜碎了,展示了真实的样子,你对这个职业开始有了失望。甚至想过离职吧,又离不开,还要挣钱。稍微加个班,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吃饭,玩会手机,躺下休息会,洗漱、收拾家务等就已经该睡觉了。睡前感叹,今天还没看书哎。算了,睡吧,太累了。要么有时候留出来时间看书,看了不到半小时,看不下去了。中间来短信,聊天去了。要么看书时倒水去,擦学习桌,照镜子,以前没干的活都涌到你的脑子里了。有一阵玩的很开心,连书都没摸过,过不了多久,也会低沉,因为觉得自己太堕落。反正就很难坚持每天学习。即便这么烂的状态,从没想过,彻底不学了吧,就这样吧。根本躺不下啊,躺从来不是我的选择项。
我身边也能见到很多优秀的人。他们繁忙的工作中,也能利用业余时间产出论文,申请课题。他们工作沉稳、踏实、游刃有余。我5年计划的目标里我也是这样的人。然后,休班时间,你知道要学习,因为懒,不想学。有时候连续一阵都在学习,却无法坚持下去,又放飞去玩。时间是个清醒的大师,它会告诉你,你5年的目标已经过了2年,你还未行动。你发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真的卷不动啊,卷不动啊。
就这样放飞玩,愧疚,学一阵,再玩,再愧疚,再学一阵这种循环中,一次次起起伏伏,回到原点。我似乎半年半年可见的一点点在进步,我似乎一直在慢慢变得越来越好。我走的是曲线,但在一个个的再出发中,有一些改变被我发现了。我知道我并非在做无用功,我期待量变积累,产生质变的那一天。我也相信,成长就像滚雪球,刚开始很难,后边会越来越顺利,也越来越简单。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精力经历开头难。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万念俱灰,一个是踌躇满志。后者也是李征和我的状态:我深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雕琢,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以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现在再读起来这句话,我期待自己不要像李征一样,一辈子都活在这种状态,最后抑郁而终。所以,摆脱自己那不上不下的中间状态吧。躺躺不下,卷卷不动,这种禁锢在泥潭的滋味并不好受,让你憋屈、愤懑、不甘。我不想一辈子就这样,我还年轻,有时间去拨乱反正。因此,对我来说,摆脱泥潭的终极武器是:一个愿意和选择积极向上的你。我相信,这会是我未来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