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保育园接女儿,和日本的妈妈聊了聊2岁孩子的《イヤイヤ》期,翻译成中文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期吧。简单来说,这个时期孩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1岁半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到了2岁,这种意识到达峰值。
拿我女儿来举例,具体表现为1.什么都要自己做,自己穿衣服,自己带帽子,自己吃饭,自己喝水,只要是你要替她做得事她统统都要自己来。可是自己的手脚协调能力又无法达到目标,语言表达能力也跟不上,于是就只能用哭,闹来宣泄情绪。
表现2.你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和妈妈唱反调,睡觉的时间不睡觉,起床的时间不起床,生病了不吃药,总之你要我做什么我就偏不做什么。
表现3. 开始对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产生兴趣甚至依赖
针对在这个时期的熊孩子,到底要怎么教育呢?日本妈妈告诉我了她们的绝招,按照他们说的方法我实践了一下,果然是立竿见影啊,难怪人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妈妈。下面我就把我学到的干货和我的感受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针对表现1.孩子什么都要自己来,不但是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更是自我实践的过程,作为妈妈在保证没有危险的前提下,我们要做的不是代替孩子去做,而是等等孩子,给孩子一个失败的机会,经历了失败,摸索出了克服失败的方法,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谁愿意吃别人嚼过的馍呢?如果实在看不下去了,妈妈可以适当的给与帮助,注意是帮助,不是代替!比如我女儿,在经历自己穿鞋,自己戴帽子等等之后,最近对拉拉锁十分执着,每次穿好衣服一定要自己拉拉锁,拉不到就会急得又哭又闹,按照日本妈妈给我的建议,我的做法是,手把手帮她把拉锁对上,让她自己拉起来,小家伙在拉起来拉锁的一瞬间,成就感爆棚。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了自信心,又让孩子明白拉拉锁的关键是要左右对齐对好,给了她实践和思考的机会,正可谓一举两得。
针对表现2.放弃命令的口气,给孩子2个选择。还是拿我女儿来举例吧,不知道你是否也和我有一样的经历,每天早上起来让熊孩子起床,穿衣服,简直比去西天取经还难,越是时间紧迫,她就越是各种不配合,各种撒泼打滚,软硬不吃,有时候气得我真想爆粗口。日本妈妈给我的建议是,放弃命令的口吻,保持平和的语气,给孩子两个选自,是先穿上衣还是先穿裤子,或者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问孩子今天要穿粉色的还是白色的,当我试着这样做了,奇迹就真的发生了,熊孩子真的会非常配合的给我一个选择,比如粉色的,或者先穿裤子,困扰我了这么久的问题居然就在选择题中迎刃而解了。
针对表现3.对孩子看手机,看电视这一点上,我曾经一度很极端,甚至对孩子大发雷霆,全家人都知道,手机和电视是我的禁区,我是绝对绝对不会让孩子看的,一是对孩子的眼睛不好,二是,我太怕孩子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可是和日本妈妈聊了聊天,我发现在手机和电视的问题上,我有点太较真了,也有点太教条了。任何事情物极必反,就像我们都知道,甜食吃多了会容易长蛀牙,血糖会增高,会发胖,甚至影响健康。那么我们就一点都不吃了吗?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一个度字,凡是适度就好,现在的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使用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是时代所决定的,就像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一样,你现在可以不让他们碰电子产品,那么5年以后呢10年以后呢?你还可以阻止吗?所以说与其千方百计的阻止,不如限制,限制看电视的时间,无规矩不成方圆,给孩子立下规矩,比如我现在就给我女儿立下规矩,每天早上按时起床,吃完早饭,就可以看20分钟电视,但是只能是早上的幼儿节目,注意是仅限于幼儿节目,这样既可以满足她的好奇心,从有益的节目中学到知识,还能为我给她梳小辫,整理自己的东西争取更多的时间,让我们在早上不至于那么慌乱和仓促,20分钟过后正好是我们要出门的时间,还差5分钟的时候我会提醒小家伙,再看5分钟我们就要去保育园了,你自己关上电视,明早我们还可以再看,他就真的会乖乖的关上电视机。有时候像对待大人一样对待孩子,给他们一定的信任和权力,你会发现一切都会变的很轻松。
在带娃的路上我们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这个时候别太心急,也不用事事完美。多听听周围的声音,看看别的妈妈是怎么做的,相信我,只要用心你总会找到一条带娃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