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勾俊伟老师学习新媒体入门到精通006如何给用户画像

    翻看一下自己的手机,里面你订阅了多少公众号?每天会看的有哪些?经常会关注的有哪些?还有哪些是你一时兴起关注,之后就被打入冷宫的?

    151个公众号/订阅号,我一边数一边惊叹,这么多都是从哪里来的啊?我当时订阅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很多公众号/订阅号右上角的红点提醒着我,已经更新了我却从未在意过。

    那么,反过来想,这么多的订阅号/公众号里面的粉丝数,又有多少是真正的粉丝,还是如我一样订阅后就晾在一边的呢。

    再来看看,我每天不打开就寝食难安的公众号/订阅号,APP都是哪些呢?

    有4个是每日必看公众号/订阅号:

1、勾老师的饭团:学习新媒体运营,每天更新一篇文章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2、拆书学习:升级我的学习力,参加21天主题拆书营

3、熊猫书院:每周阅读一本书,每天需要阅读一段并打卡

4、《父母规》打卡:学习作为父母应该做到的规范,每日打卡

    另有4个是每天必打开的APP:

1、得到:每天听书(主编力荐1本;精选书单5本)

2、喜马拉雅FM:在自己的播客(缨语系)朗读,每日参加全民朗读

3、微信:完成作业、打卡、看饭团

4、简书:更新的文章在此,为蓝海写作营里面的群友点评

    盘点了一下每日必看的内容,能坚持关注并参与其中,是因为它们为我提供了价值

勾老师分析了我们订阅公众号时,通常存在着以下心理:

1、想学干货:通常不太懂某个知识

2、想开怀大笑:通常是偶尔不开心,甚至略有压力

3、想省钱:通常不是不差钱的

    所以,我们自己在注册时,也必须想好,谁会来关注我,我能为哪一部分人满足他们需要的价值。尤其是刚入门阶段,写文章没人关注、推广后无人问津,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惑,建议给你的用户画像,也就我们常说的用户分析,像画图一样描述出用户样子。

图1:为用户画像

第一个阶段:刚起步,没粉丝,建立初步模型

描述将来关注我的粉丝,他们有什么特点?以“缨语系”为例

1、基本属性

    年龄:5-12岁

    性别:男女都包含

    身份:即将成为小学生、小学生

2、消费习惯(喜欢在哪里购物、花费多少?)

    在哪里购物:知识类内容多在网上获取

    花多少钱:0-199元,从免费到付费类都会选择

3、兴趣爱好(日常有什么喜好?)

    (1)不喜欢读书的孩子:父母希望借助听书扩大孩子的知识面

    (2)特别喜欢阅读的孩子:阅读速度很快,自己爱思考,反而未必愿意听书,但会选择优质的资源来学习,例如专家、名家的付费作品。

    (3)希望能辅导孩子的父母:增加一些知识的积累,与孩子一同收听。

4、连接场景(听缨语系的时候通常在做什么?)

       作为小听众:睡觉前、孩子写完作业前后作为背景音

       作为家长:陪着孩子一起收听,自己在碎片时间收听

5、行为特点(听众的网络行为)

        作为家长(孩子通常没有手机)比较喜欢喜马拉雅FM平台,愿意从这里获取一些学习资源,自己也比较认可这个学习平台。

    综合以上内容,缨语系的用户画像:我主要朗读小学生阶段的国学经典、获国际大奖儿童文学作品,所以我(期望)的粉丝是5-10岁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他们喜欢听书,每个月愿意为孩子在扩展课外阅读方面投资,睡前来访问收听我的播客。

图2:缨语系 主播工作台基础数据

    经过第一阶段的尝试,有了粉丝、订阅量、也经营了近半年以上,就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有粉丝、有关注,沟通关注的原因。

    1、和自己的粉丝们互动,沟通一下关注自己的理由?

    2、他们希望听到什么内容?

    3、他们的消费能力如何?

    写到这里,我得反思一下自己的播客,目前已经有100多个订阅量,205个粉丝。我也要关注一下我的粉丝们,从三个步骤来与粉丝们互动:

    第一步:分类整理粉丝们关注的节目是什么?播客上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这个内容。

    第二步:更新后的节目推送给粉丝们,欢迎他们的收听与点评。

    第三步:收集粉丝们的建议,可以朗读粉丝们喜爱的作品,或者邀请粉丝们一起录制完成,这个需要一些技术手段,但是就目前的软件设备,还是可以达成的。

图2:

    在这里勾老师也给了一些初学者建议,那就是与用户沟通也是有技巧的:

    1、欢迎词设置问题

    2、文章评论区引导

    3、阅读原文加问卷

    4、发起活动加调研

    5、自动回复分类别

    本期知识点不能详细展开,在运营技巧中会涉及,我很期待赶紧和我的粉丝们有质量的互动起来。


    第三阶段:经营一段时间后,发现粉丝并非自己所爱,重新定位

    如果发现自己跑偏了,可以重新按照知识点005:如何评估定位,给自己重新设计一番,回到用户画像也就是本知识点的第一步。

    经过这番分析,越来越清晰自己的播客定位了,从无意识的个人自嗨朗读,到有意识的将优秀的作品、国学经典分享给更多的粉丝,让更多的孩子们从中受益,缨语系才能做得更久、更有意义。

    作为新媒体小白,还不能高兴的太早,前方的路还很漫长,下一期知识点007:定位的五个大坑,需要好好学习,避免掉坑,这都是前人的经验啊,还好遇到勾老师饭团,省去多少弯弯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