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善报者,固然有见;恶报者,虽未亲眼所见,但听到的故事并未少一个。
故事是奶奶讲的,在她们那一辈都是人尽皆知的事,但是好像又有许多人闭口不谈。
在农村,秋收冬种之后便是一年中休闲的日子,十一二月的天气正值入冬之际,闲暇下来的农户人家并不像城里人那么多的娱乐方式,更何况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
在那个时代的农村拼了命的活下去,寻找各种生存方式,多一张口便少一份口粮。虽然农村俗话说:“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但那时能够开荒种地的土地已经被开垦得差不多了,力量已经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了。
在农村一周的最后一相比其他平淡的六天来说,星期天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日子“赶集”,忙碌了一周的人们总是会在这一天忙里偷闲,上街上买些平时需要的物品,或者买些吃的犒劳犒劳忙碌了几天的自己和家人。而那个时候一般人能够在街上吃的比较奢侈的东西俗叫“汤锅”,和现在我们吃的火锅差不多,不过好像火锅的味没有“汤锅”够味。
秋收之后的日子,虽然温度逐渐下降,但是人们的热情并没有一丝的减弱。丰收之后的喜悦,在寒冷的天气也抵挡不住人们的喜悦。
又是一周的赶集日,秋收之后的闲暇时光,闲来无事的王五背着刚刚怀孕的妻子约着村子里三四个人就往街上而去。那个时候的代步工具大多以双腿为主,少数则骑自行车,至于车子近乎罕见。
六七公里的路程,王五几人走了大约半个时辰,方才来到集市上。我一直都想不通为什么他们六七公里只要半个小时左右,而我走过一两次,时间基本在一个多小时。
走了半个小时的路程,冷风拍打过每一个人的脸面,带着刺骨的冷意。王五几人率先进入饭店,点了一份“汤锅”,热食下肚,缓解的一时的寒冷。十一二月的季节怎么能没有酒呢?几人随声叫了两杯白酒。
不多时,两杯白酒下肚的几人早已没有了冷意,脸上透着晕红,略有些醉意。结过账,几人起身离开,准备买些日用品便结束一天的行程回家。
几人带着摇晃的步伐在街上晃悠着,好巧不巧遇到一个临街的小乞丐,小乞丐一眼看中王五,拖住王五的衣角。王五从腰包里顺手拿出几块钱放入小乞丐的碗里,挣脱衣角想要离去,可是任王五如何挣脱小乞丐也不放手。
王五大好的心情瞬间全无,不快道:“你想干什么?要钱也给过你了,为什么纠着不放?”
小乞丐带着哭腔,拽着的手没有放松的迹象道:“我不要钱,做你儿子可以吗?”
王五连思考都没有思考道:“不可以,”开玩笑的吧!如今这样的处境,谁家不是能少一张口是一张。
经过王五半天的协商和王五伙伴的劝说,小乞丐依旧没有放手,小乞丐更是由拽着王五的衣角变为抱住王五的大腿,紧紧抱着怕王五挣脱一样。
王五道:“你真的不放手?”
小乞丐摇了摇头,双眼带着渴求的眼神。
王五给了边上伙伴一个眼神,王五几个伙伴明了王五的意思,几人跨步来按住小乞丐的手脚,王五趁机撒腿就跑,速度极快。
王五几个伙伴看着王五跑得差不多了,便放开小乞丐追着王五离去的方向而去。
而小乞丐起身犹豫了一下,抬腿跟了上去。
王五几人本以为已经摆脱了小乞丐,皆开心的笑了起来,可是笑声刚起,回头便看见小乞丐已经跟了上来。
几人二话不说便转身就跑,用尽全身力气,不做一丝停留。几人每跑一段路便回头看看小乞丐还跟不跟来,可是每次回头都是失望的看到姗姗而来的小乞丐。
经过几次的回头,几人早已没有了力气,而小乞丐似乎像用不尽的力气一样,一直跟着几人。
王五心中一狠,看着身边几人道:“不用跑了,我们等他来到。”
待小乞丐来到王五几人的面前,王五阴沉的目光死死盯着小乞丐道:“你真的还要跟着?不离开?”
小乞丐依旧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王五没有说话,而是慢慢来到小乞丐面前右手慢慢的伸出,小乞丐本以为王五想通了,伸出双手想要去抱王五。可是他如何也没有想到,在他伸出双手时,王五右手以极快的速度刺中了他的双眼。小乞丐一声吃痛,倒在地上来回翻滚着,透过遮挡可以看到小乞丐此时的双眼鲜血不止。
王五的伙伴看到这样的情况,连忙拉着王五便家里赶去,一刻也不敢停留。
没多久,镇上传开一个小乞丐在道路上双眼不止如何瞎了,鲜血不止,最后在镇上医院不治身亡。
一开始王五和其几个伙伴总是担惊受怕的,生怕哪一天东窗事发,可是时间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几人慢慢的放心下来,不在提起这件事情。
距离王五刺瞎小乞丐双眼已经过去一年多,而王五的妻子也为王五产下一个儿子,王五一家都很好心,毕竟那个时候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那么严重。
王五儿子生下的时候双眼没有睁开过,人们一直以为刚刚出生的孩子不会睁眼也很正常。可是慢慢的时间越来越长,王五的儿子依旧没有睁开过双眼。
后来王五上街赶集刺瞎小乞丐双眼的事情慢慢传开,人们的说法越来越多,王五的孩子到如今双眼依旧没有睁开过。
王五最后在生下第二个儿子后便离世而去,那时才四十多岁的年纪。而村里双目失明的老人总是在告诉年轻的人们,“做善事,行善举,不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