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安门街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简报
2017年第14期
右安门街道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7月21日
工作动态
【右安门街道众志成城,“四字重点”保障汛期平安】
进入主汛期以来,右安门街道按照《2017年右安门街道防汛应急预案》开展防汛工作,坚持以“备、查、清、守”四个字为重点,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确保辖区居民安全度汛。
“备”:为了确保汛期平安,街道本着实用性原则配备了充足的防汛物资:沙袋200个,吸水膨胀袋1000个,铁锹50个等等;街道组建了六支应急小分队,并配备了充足的备勤人员,由机关、社区工作人员以及保安组成,共200人。
“查”:街道将日常防汛检查与重要预警时段检查相结合,由处级领导带领相关科室到包片社区进行巡查。重点对地区东庄平房区、西三条平房区、永乐居北平房区等地势相对较低,排水不畅的8个重点防汛区域进行巡查并督促社区及物业工作人员严格排查安全隐患,做好度汛措施。
“清”:针对雨后辖区内的部分重点防汛区域积水问题,街道应急小分队及时对重点积水点位进行疏通,避免影响居民出行;街道保洁队及各社区及时查看附近积水点,并及时清理雨水篦子、雨水井盖,安放防护网,确保安全及时清除积水。
“守”:右安门街道主动加强汛期值班,带班领导24小时值守,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积极做好汛期信息的上传下达,为防汛指挥部门指挥抢险决策提供依据;安排专职人员实行24小时值守,确保汛期讯息畅通,同时对辖区16个社区的值守情况进行现场巡查与电话抽查,确保防汛值班人员在岗在位。
典型做法
【多管齐下开展综合治理,铁腕清理群租房】
针对备受关注的小区群租房问题,右安门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区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决策部署,按照《右安门街道2017年群租房治理调查摸底工作方案》以及《右安门街道2017年群租房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依法规范辖区房屋租赁管理,部门联动开展集中治理。
-摸清群租房底数,奠定整治基础-
为摸清辖区群租房底数,为群租房治理工作提供切实可靠的基础数据,街道制定并严格落实《右安门街道2017年群租房治理调查摸底工作方案》,成立由街道武装部长任组长,综治办、派出所、工商所和十六个社区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负责群租房摸底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以“责任明确、科学组织、遵守纪律、保护隐私”为原则广泛动员房管、物业、志愿者等力量参与群租房的调查摸底工作,提升工作效率,确保调查摸底工作的顺利进行。
-广泛开展宣传,积极营造氛围-
通过两微一端、电子显示屏等现代媒介和广场演出、发放彩页、张贴海报等传统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并结合实际工作就群租房管理不断强化教育引导。半年来先后推送相关信息百余条;发放“给出租房主和承租人的一封信”和“房屋租赁相关法律法规手册”万余份;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曝光违规房屋中介10家;组织宣传演出1次;召开多方参加的出租房屋管理现场会2次;协调区房管、工商、公安等部门约谈违规出租的房屋中介3家、物业公司2家,房东10余人。通过全方位、多手段的宣传、教育,使居民对群租房危害认识更加深刻,相关政策法规更加深入人心,群众监督更加及时有效,中介和房东租赁行为更加规范。
-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整治力量-
街道制定了9月底前完成30处群租房的整治任务目标,制定并严格落实《右安门街道2017年群租房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成立由街道工委委员、武装部长王连桥同志任组长,综治办、安全办、宣传部、城管科、右安门城管队、右安门工商所、右安门派出所等为成员单位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街道领导、机关科室、16个社区以及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保障群租房整治工作的队伍力量。
-深化整治效果,完善长效机制-
街道在及时发现、高效处置的基础上,针对违法群租房存在巨大市场需求,整治后极易反弹的现象,围绕整治后管理积极探索,从发现处置到后期管理,完善了一系列措施,长效管理初见成效。一是建立了《租赁房屋登记备案制度》、《租凭房屋公示制度》、《租赁房屋日常检查制度》。二是指导社区制定《社区房屋租赁公约》,并积极推广出租房屋悬挂“出租房屋标识牌”制度。三是与“我爱我家”等信誉好的中介公司签签订《租赁服务十大承诺》,借力市场力量,规范出租房屋管理。
-多种措施并举,整治效果明显-
针对房屋中介、出租人和承租人态度的不同,街道按照自改、帮改、强改三种模式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一是自改限期6天,超过期限实施强改;二是帮改限期4天,遇有阻挠实施强改;三是强改注重综合整治,街道牵头,多部门参与。街道由主管领导组织,成立了多科室、多部门参加的综合整治小组,为确保行动合法顺利,司法所全程参与提供法律指导,并适时为相对人特别是承租人提供法律援助。街道通过区别不同情况分类分级处置,整合多种力量组织攻坚克难,确保了群租房整治效果。截至目前,右安门街道已完成群租房治理43处,疏解人口621人,任务指标完成率达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