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齐商学院2023年春季征文活动
说到春,我不禁想到这几年和春天有关的那些事。
迎春之喜,惜春之叹,悲春之伤,梦春之期。我就是这样与春结下了不解之缘。
01 迎春之喜
2017年的春天,我开始孕育生命。那一年我36岁。
记得那年春节,我和先生开车从武汉回到承德。开了20多个小时,风尘仆仆,驿站迢迢,只为回去陪婆婆过个新年。
2016年7月,公公在我和先生结婚后7天后因病离世。婆婆一个人在乡下,我们还是诸多挂念。
婆婆给我们做了她拿手的菜,一家人其乐融融。回到武汉不久,我发现自己有了宝宝。
高龄产妇,诸多不适,可是我依然坚持上课,乐此不疲,每天坚持走路,即使七八个月,也没停止。就这样,孩子在秋天降生。
春种秋收,丝毫不差。春天的种子,顽强坚韧,在秋天结出果实。
感谢那年的春天,让我与女儿有了一世情缘;
感谢我的伴侣,让我有了身为人母的诸多体验。
这个春天,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生机勃勃的希望,在春天孕育。
02 惜春之叹
2018,婆婆离世。
《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我的女儿那时软软的小小的,特别惹人爱。而婆婆通过视频看到女儿的模样后,只坚持了两个月,便离开人世。那时马上就要立春。
听说,很多老人都会熬不过新年,果真是的。我的婆婆饱受病痛折磨,公公病逝后,她身体每况愈下,后来检查发现是癌症晚期,无药可医。
在我的印象里,婆婆为人随和,勤劳能干,会做很多好吃的。在她过世后,先生总是怀念婆婆做的一种玉米面包子,尝试多次无果,也就放弃了。那是妈妈的味道,永远难忘。
直到现在,我还会时常想起婆婆。如果她不生病,和我们住在一起,该是我多大的福气啊。
无奈,天不遂人愿,我只能祈愿,如果有来生,我可以和她做婆媳。
这个春天,让我意识到生命无常,珍惜光阴,不负春光,才是对春天最好的礼赞。
03 悲春之伤
2019年,我的生命发生重大转折,家庭出现巨大变故。一切来得猝不及防,让我措手不及。当时,孩子还小,我们在痛苦中煎熬。
想起一句话:上帝让谁灭亡,先让其疯狂。冷静下来后,发现恍如隔世。
回顾那一年,不禁感叹,春光虽美,春色宜人,但不能无度挥霍,肆意践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能细水长流,四时久远。
2020年春节前,武汉YQ爆发,封城,足不出户,先生由于工作需要,外出支援,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那时,与世隔绝,每三天,先生回来给我和孩子带点吃的。
那段时间,对我们来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YQ不停,每天提心吊胆,生怕家人有个闪失。
2021年,女儿顺利入托,其间骨折。2022年到新园上学。其间YQ断断续续,每日惶恐不安。
那段日子,感觉最宝贵的就是生命和健康。只要能活着,就是一种幸运。
04 梦春之期
2022的春天,我与简书的相识,始于齐帆齐老师的文章,忠于对她的欣赏与认可,终于在简书成为会员,参加齐老师的写作训练营,然后扎根扎寨。
一切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同频的人总能在某个时间,不期而遇。
齐帆齐老师说:“阅读是最好的精神救赎,也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走进了写作的圈子,每天看到很多书友把文章发到群里,早到清晨6点,晚到凌晨1点。大家都在努力写作。
以前,总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如今,每天洋洋洒洒一千余字。
为了写出深刻的佳作,也促使我每日读书精进。阅读和思考,成了我创作的力量源泉。
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一日不写作,便觉怅然若失。
把创作当作习惯,把写作当成必修课。写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又是一个春天,缘于齐帆齐老师的活动征文,我写下这篇文字。
春天,美好的季节。“人间四月芳菲尽”,让我们抓住春的尾巴,不负春光,向阳而生,相信在秋天,一定会看到绽放的自己!
https://www.jianshu.com/p/5e1a7c334622
齐帆齐商学院公开征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