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学习,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如果把学习的过程进行拆解,可以将其分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环节。输入的重点,是把知识理解透彻;处理的过程,是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本领;最后的输出环节,是为了检验学习效果。
怎么能让这三个环节更加高效呢?《学会学习》分享一套学习方法,分别是概念法、模仿法以及限定法。
一、『概念法』
通过加深理解来夯实基础。怎么做呢? 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对概念进行定义。
比如经济学的「沉没成本」,你可以定义成「已经在某件事上投入且不可收回的时间、金钱等成本」。把你定义的概念写下来,如果不够简洁,那就继续精简,保证用最少的文字去解释清楚。
第二步,描述这个概念的应用场景。
还是以沉没成本为例:看到一半觉得不太好的书,不要觉得不看完太浪费,因为已经花的时间属于沉没成本;再比如舍不得跟交往多年但感情破裂的男朋友分手,也是因为倾注了沉没成本。
通过这两个步骤,你会对这个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模仿法』
如果初次接触一个新领域时,只是自己盲目探索,看似很努力,其实走了很多弯路,不如完全掌握正确做法后,再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其进行改进和突破。
所以,当我们见到优秀的人和事物时,先不质疑、不讨论、不自作聪明地做任何改动,而应该进行全盘理解吸收,否则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但切记,不能盗版,也不能山寨,而是要临摹思维的精髓。
模仿的最终目的是学而不同,甚至独树一帜,成为别人模仿的对象。
如果你想内化新事物,也可以参考这个思路。比如练习写作,可以先从喜欢的文章里摘录好词、好句,放置几天以后, 试着不看原文, 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然后对比和原文的区别,加以改进,慢慢就能形成一个固定的写作范式,最后加上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生活感受,很快就能妙笔生花。
三、『限定法』
学习时,我们需要广泛地涉猎和阅读,否则容易片面地看待问题。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行动时,最好限定一个方向实践,让自己在这条道路上变得与众不同。
限定自己的行动范围,不是让你不去多做尝试,而是在几个有把握的方向上选择一个,集中所有力量,单点突破,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最大化。
比如很多人想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总是今天做点这个,明天做点那个,结果哪一个都无法发挥最大效能。一个人不太可能在所有领域都成功,但往往可以用一技之长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
总结下,今天从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学习步骤入手,分享了概念法、模仿法和限定法。每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都是前人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实践起来,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帮助我们加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