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大学的第四个年头,再过几个月就要跟生活了四年的校园说再见了,一到这时候人就变得特别容易感伤,三月的阳光虽然明媚,但心情总是轻快不起来。四年的时光将我从一个空怀理想的狂妄少年变成了一个脚踏实地的行路人,说实话,这变化不好不坏。
站在大学的尾巴上回首过去四年,有时候我会怀疑自己的专业是否值得自己花四年时间去学习,理论上来说,一个完全没接触过新闻的外行人只需要接受三个月的训练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那么新闻专业是否还有开设的必要呢?我常常这样质问自己。
其实以这种想法推广开去,大学里的很多专业都应该受到质疑。比如说英语、德语等语言类专业,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学会熟练使用一种语言,新东方之类的语言培训学校的效果会比大学好得多,我们为什么还要上大学呢?如果机械、机电等工科类专业教授的技术可以通过技术类学校获得,我们为何还要上大学呢?如果经过三个月培训就可以熟练掌握所有记者必备技能,我们为何还要上大学呢?
这种疑问其实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在社会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我们越来越把大学当做一个获取谋生手段的地方,因此我们用就业率和毕业生薪酬等功利化指标作为选择大学的重要依据,我们对每年毕业生人数和大学生就业难题神经紧张,我们对“知识改变命运”产生怀疑以至于发出“读书无用”的感慨……
那么如果我们只是需要一项谋生技能,大学的意义何在呢?
在我看来,大学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恰恰是那些非技能性的知识。以大学英语专业为例,阅读、词汇、写作、听力等等这些技能都是英语考试培训机构所能教授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英语培训机构的培训更为专业、有效、有针对性。但是大学语言类专业中教授的语言学、外国文学和文化学等内容是英语培训机构一般无法教授的,因为这些内容既无实用性也无技巧性,学习它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但以后很难用得上。
推广开来,其实大学里大部分专业都存在着这样一种悖论:真正具有实用性的技能我们很快就可以掌握,并且这些技能的培训往往不具有门槛性,培训机构也可以做;有些知识具有极高门槛,只有大学才能教授,但这些知识往往枯燥、深奥、无聊,最要命的是它们并不具有实用性。因此我们常常听到社会中各种对大学的批评:“大学学的知识与社会需要脱节”“学生毕业即失业”“读书无用”……
每每听到这样的论调,我就会想起一位老师给我讲过的一个小故事:在某名牌大学的哲学博士生面试中,博士生导师首先询问几位考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因为在这位博士生导师看来,如果有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的话,在哲学方面你将很难有大的建树。由此可见,大学里的某些知识、某些学科是注定与社会需要脱节的,大学一定要与社会保持一定的的距离,特别是哲学、历史、文学这些学科。
我们不应该把读大学当做一种获取谋生技能的手段,因为如果这是你的唯一目的还不如直接去读技工学校,技术工人的收入碾压大学生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大学关注的应该是人本身,是人之所以为人所需要的各种素养,这些素养可能与你的收入和地位无关,而与你的人格、尊严、见识、思维、审美等美好的东西有关。
但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目之所及都是舍本逐末、投机取巧的人:我们考试前连夜突击凭所谓的考试技巧拿到60+,却对书本里的知识一知半解;我们狂热地追捧各种速成的技能证书,却对能提升自身内涵与修养的课程嗤之以鼻;我们苦心经营大学的人际关系网,到毕业的时候可能连个吃饭时能说句知心话的人都没有……呜呼哀哉!
所以,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学教育?是博雅教育,而不是鄙俗教育;是通识教育,而不是专才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