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必会的一项技能里,开车是首当其冲的一项。但自从十八岁以来,我却一直觉得开车这件事并没有很重要。
上班以后,当同龄人纷纷开始拥有自己的爱车之后,我才渐渐对不会开车这件事心存惶恐。
细想一直不去学车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自己怕死。初中的时候,在上学路上目睹一起车祸,行人被汽车惯性冲倒在地上,身旁的同学因为现场的血迹尖叫起来,我至今还记得她惊恐的双眼和撕心裂肺的叫喊。久久难以平复心情的她,那一天一直面带惊惧。我不知道她后来有没有去学车,但自此之后我对开车这件事形成了不太愉快的印象。
要突破对一件事固有的看法是很难的。我曾经一直这样认为:做任何违背自己本意的事都是一种消耗。
可是,成人的世界里,欲望常在,输赢常在,妥协常在。为了想要到达的远方,就要去接触不同世界的人和物。时间会改变我们的心态,环境也会促使一个人去突破自己的弱点。蔡康永曾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我知道自己虽然胆小又怕死,却是个渴望精彩的人。当时读到这一段话的我,恍然间察觉年轻时对自己的放松或许真的会让以后的自己遗憾。特别当自己犹豫要不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这段话总会在背后推我一把,让我勇敢地和自己的潜意识拥抱在一起。
“学车就要趁早,一鼓作气啊。”
在身边朋友的鼓励下,我终于在今年九月报了驾校。
经过燥热的秋天、严酷的冬天,驾照终于拿到手。
我的教练是位年近半百的女人,虽说是女教练,但脾气还是有的。平时练不好,她的脾气就会上来,说些让人并不舒服的话。而作为学员,本着要考出的心情,只能忍耐。因为知道即使回嘴也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所以每当觉得练车枯燥乏味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要管好情绪,畅想一下美好光明的未来。
如果说练车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那么考车的过程是惊心动魄的。考前一晚,紧张至失眠;考前几个小时为了要知道自己的考试线路,按捺着不安焦急等待;考试时,又会因为太在意结果而因突发状况手忙脚乱。结束完考试,身体已筋疲力尽,若是成绩合格,倒也轻松,若是没有通过,内心的挫败感堪比失恋。
学车除了要克服胆怯心理,协调与车之间的感觉,最难的是放平心态,以匠人般的意志全心全意对待它。事后回想,练车的这一过程,倒也慢慢消除了我对开车的恐惧心理。
知道自己害怕的是什么,然后去面对,去挑战,才能不被害怕所吞噬。
人世间的很多事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