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今天6时18分,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三个节气,芒种。
芒种时节,高三学生将迎来高考。祝愿即将步入考场的学子,所有努力,都有回响!
所有耕耘,终有收获!
仲夏万物充满生机,正如我们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无论是奔忙的农人,还是苦读的学子,都在为梦想奋力跋涉⋯⋯
自立夏入夏,历经小满后,便至芒种。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正处仲夏时分,气温明显开始越来越高,使人真正有了“炎热”的感觉。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芒种到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阴气开始出现的时候。
芒种一至,也意味着即将步入日照时间最长的夏至,开始迎接一年中最热的时光。
芒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芒”,指的是麦子等有芒刺的庄稼。于是,芒种便可理解为“此时有芒的稻谷类作物可播种”。
在旱地为主的北方地区,进入芒种后,冬小麦便进入了收割季,成熟后挺着尖尖的芒刺等待收割。
而在水田为主的南方地区,此时雨量充沛,正适合水稻生长,农民们忙着插秧种稻,芒种成为水稻的播种季。
因此,芒种也可理解为“有芒的麦子可收,有芒的稻谷可种”。
“忙”种,一收一种,使得芒种成为农人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因此又称之为“忙种”。
芒种之“忙”不仅体现在又收又种上,还因此时节是农业播种时间的分水岭。
此时拥有气温、水分等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正是“万物狂长”的时期。当芒种一过,便错过了农作物成活的最佳时机。
有农谚讲“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或“过了芒种,不能强种”,也是意味着在许多地方,播种都必须赶在芒种结束之前完成。
此时,农民们日日忙碌在田间,生怕错过农事,芒种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忙种”和农民播种工作的工作关键节点。
芒种能忙到何种程度呢?老农民们常讲:芒种死不起人。“人死为大”,在乡下村子里,葬礼是颇受重视的仪式,很多事情要为死者让路。
然而,农事不等人,若是恰逢芒种这种农忙时分,有人过世,在一些农村,葬礼也只能委屈等上一等,等过了芒种后,家里人和村里人都得了空闲才好发送。
芒种三候
芒种有三候:初候螳螂生,二候鵙(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一候螳螂生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螳螂“饮风食露,感一阴之气而生”“深秋生子于林木闲,一壳百子,至此时,则破壳而出”。
即去年深秋螳螂产的卵,到芒种时因感受到阴气初生,则破壳而出。
二候鵙始鸣
“鵙”一般被认为是伯劳鸟。伯劳鸟生活在灌木丛间,是吃害虫的益鸟。古人认为伯劳鸟感阴而鸣。
三候反舌无声
反舌,据说是能学其它鸟鸣叫的一种鸟,和螳螂和伯劳鸟不同的是,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此时的反舌鸟由于感应到阴气出现而停止鸣叫。
芒种文化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梅雨和农耕
芒种收割,最怕下雨没办法晾粮食。芒种下种,最盼望下雨让种子顺利破土生长。所以农人常说芒种时今天盼晴,明天盼阴,老天爷都难做。
在江淮流域,芒种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也是常常阴雨连天的季节。人们把梅子成熟和连绵的雨联系到一起,称这段时间的雨为“梅雨”。
接二连三的雨水使得东西很容易霉烂,因此“梅雨”也称“霉雨”。
梅雨开始之时称作“入梅”,结束之时称为“出梅”。一般情况下,梅雨天会持续30至40天之久。
当然,有的年头入梅很早,进了五月便入梅,这叫“早梅雨”;有的年头没有那么长的梅雨季,便叫做“空梅”。
早梅易涝,空梅易旱,旱与涝都对农业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的花朝节是迎花神的日子,而到芒种时,已是农历五月,群芳凋落,花神们也到了退位之日,是要真情相送的。
民间多有祭祀花神的习俗,以送花神归位,期待来年再会。该习俗如今已少见,但在《红楼梦》中可窥一二。
《红楼梦》中描写过大观园中人们按照上古风俗早起给花神们饯行的场面:
“这日,那些女孩子们,或用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旆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读着这样的文字,单是想象这缤纷的场面,便觉好生热闹有趣。
与小满节气一样,芒种也和农事活动息息相关,反映并指导着农业耕种,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节令上的映射。
每至此时,我们总能看到一茬一茬收割的金黄色的麦子,和水田里插秧的身影;我们更加感受到节气文化中承载的朴素而又实用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