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看电影?是”读“电影?
说到看书和读书的区别,我们或许可以说,看书可能更随意,读书的自觉性更强、任务更清楚,读出其中的意思和意味才是目的。
说到电影,当然也可以有两种方式对待呢!一种是消遣性、休闲性、娱乐性的,这可以叫作看电影。另外一种是研究性、批判性、发展性和成长性的,从中发现对自己的意义,这可以称为读电影。
人生需要幸福,人生追求幸福。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的观点“幸福是一种能力”,提供了认识幸福、追求幸福的一些启发:幸福生活需要能力,追求幸福从提升能力开始。从这种意义上,对于书和电影,我们都要有从看到读的转变。
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专业,在有限的时间背景下,教师还需要专业地学习和成长。
那我们如何在电影中读出成长来?有什么电影值得我们老师读?我们教师又如何专业的“读”电影呢?话不多说!快和中教君一起来看看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的文章《教师怎样专业地“读”电影》吧,干货就在这里!
什么电影值得读?
到手的书,有的只需要翻翻、只需要看看,有的则需要认真地花时间、花精力去读。对于电影,也是有的只需要看看,有的则需要认真读。那选择什么样的电影读?
从专业发展的角度,需要选择有教育意蕴的电影来读,这类电影可以称为教育电影。教育性是电影的基本属性之一,每一部电影都有或多或少的教育意蕴。缩小范围,我们所指的教育电影刻画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人物对象,表现了教育影响关系,能反映和揭示某一个或几个教育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以教师与学生生活、学校教育生活为表达主题的电影,比如《美丽的大脚》《放牛班的春天》;二是以社会生活为题材,主要反映社会现象,但其中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教育互动关系,能触发我们研究和思考教育的电影,比如《百鸟朝凤》《摔跤吧!爸爸》等。
值得读的教育电影应该是真的教育电影。所谓真也有两种:一是由真人真事改编,如《孟二冬》《陶行知》《奇迹的缔造者》《自由作家》《叫我第一名》《热血教师》等。二是经创作而成,以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为主题,集中反映教育现实、刻画教育人物形象、表达教育观点主张的电影,如《美丽的大脚》《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等。判断第二类电影属不属“真”,主要看是否有教育真的基础、是否有教育真的逻辑。
美国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提出了这样的命题:“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大多的一线教师角度是需要从电影中读出教育的希望、读出自己的勇气的,这可以成为选择的一种参照。
在读电影中提升教师素养
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说:“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电影那样,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魂。”
中外教育电影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研读资源,读好教育电影,可以帮助教师学到比较充分而完整的教育学。例如:
《美丽的大脚》《叫我第一名》等揭示了教育信念的来源与意义,可以引导我们关注教育信念,审视教育信念,确立更加合理的教育信念;
《无问西东》中爱和希望、勇敢和坚毅、责任和使命的传承,揭示了教育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力量;
《乡村女教师》《生命因你而动听》等刻画了教师的情怀,揭示了教师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帮助我们认同和理解教师生活,发现和追求教师生活的幸福;
《放牛班的春天》表现了对行为主义教育观的反思与批判,展现了人文关怀的教育美丽与影响;
《我的教师生涯》《摔跤吧!爸爸》等表现了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中教育的选择和作为,可以加深教师对教育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发现教师劳动的社会改造价值;
《孩子那些事》《地球上的星星》描画的学生个性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确立儿童观念,从而研究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如何更专业地读电影?
(一)以研究方法读电影
更专业地读意味着研究。怎么研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一个孩子仅仅把手指伸进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到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这才是经验。从此以后,他知道手指伸进火焰意味着烫伤。”“手伸进火里”是行动,“手被火烫伤”是结果,有了行动和结果,这只是人的经历,要把经历转化为经验、从经历中获得经验,需要认识其中的关系“手伸进火里会被火烫伤”,因此读电影首先是要读行动和行动效果之间的关系。
郝文武在《教育学的科学化和合理性——论近年来我国关于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反思》中强调:“教育行为只能在目的和手段关系的框架中才能得到理解。教育科学并不只是一种描述事实的科学,而是一种分析目的和手段的科学。”专业地读电影还需要读出行动背后的东西,比如原因、理念、价值选择等。
以《放牛班的春天》为例。影片中,后来成为指挥家的莫昂治有极高的音乐天赋且喜爱歌唱,但他就是不参加马修老师的合唱团,马修是以“如果你不想继续被关禁闭,那你就要参加合唱团”的交换条件让莫昂治加入合唱团的。为什么会这样?追踪马修的行为,我们发现,他们之间有这样的第一次互动:马修要带勒盖莱克到校长室,他叫莫昂治维持秩序,莫昂治站起来衣着不整。马修却说:“不错,穿着整齐,衬衫露了出来,很时尚啊。”当马修回到教室时,教室已经乱作一团,莫昂治则在黑板上画丑化马修的漫画。马修的处理方法是:“不错呀。但我能画得更好,你给我来个侧姿。”在其他同学对莫昂治漫画哄堂大笑的时候,莫昂治转头狠狠地瞪着同学们:“谁敢再笑,下来我收拾他。”这里对马修的怨恨神情表露无遗。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马修的不合适的教师行为造成了莫昂治的怨恨与不配合。
那马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之前的学监对他有过这样的提醒:“他(莫昂治)少言寡语,但你得小心他,他有天使的面容、魔鬼的躯体。”这使马修有了先入为主的认知:“这不是一个好学生。”对这样的学生,马修可能怀有“杀鸡儆猴”、迅速树立自己权威的想法。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可以获得这样一些教育的专业领悟:先入为主要不得;杀鸡儆猴很糟糕;挖苦讽刺不可取……
(二)以学为本读电影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促进和实现人的发展,专业地读电影也要以此为本。基于这样的教育价值取向,读电影的视点就应该聚焦在受教育者身上,观察他们的特点、观察他们对教育行为的反应、观察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和变化,体会他们的状态和心情。而判断教育行为是否合理和有效,就要看是否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快乐成长。
回到《放牛班的春天》,马修老师身上闪现着人文关怀的智慧和光芒,他带给孩子们爱和希望,带给孩子们音乐和美好,他在教育电影中留下了自己的光辉形象。但以学论教,就事论事,从莫昂治的眼神和以后不配合的举动,我们必须承认马修和莫昂治的第一次互动存在问题。
(三)面向实践读电影
电影要遵循艺术的逻辑,教育要遵循实践的逻辑。艺术表达有聚焦,有夸张;实践逻辑需要平衡和中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样表达教育的实践使命:“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
以此分析《死亡诗社》,对基廷的教育行为,在看到其激荡青春、张扬和解放个性的教育实践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要看到忽视教育平衡和中庸的危害。比如,他对现实主义诗歌跳过去不教,而侧重于浪漫主义诗歌的讲授,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忽视了平衡,用撕书的方式来表达过于极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有宣告“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年轻人应该浪漫和理想,教师偏重浪漫和理想无可厚非,但生活中除了理想还有现实。没有应对现实的教育,学生的未来生活将举步维艰。对于结局的尼尔之死,当然不能完全同意校方的结论:“是基廷先生滥用教师职权,才直接导致尼尔死亡。”但不能否认基廷的教学间接影响了尼尔的生命选择。理论表达可以尖锐,实践中的教师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任性胡为。
面向实践意味着要读出实践的策略和方法。比如,对《陶行知》中“四块糖的教育故事”,可以读出这样一些实践策略:
(1)在制止可能出现学生间伤害事件后,不要着急处理,要为学生留下情绪缓冲和认知反省的时间;
(2)要先做调查研究,不要在事情不清楚、情况不明白的时候处理学生;(3)要善于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4)对学生的表扬和肯定要指向学生的具体行为;
(5)批评学生要注意选择场合,尽可能让批评具有私密性。有了策略,就有了面向实践、提升实践的相对可靠的保障。
面向实践还需要投身“虚践”。“虚践”就是把自己想象成场景中的人物,设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想?”“如果是我,要怎么处理效果才会更好?”在《放牛班的春天》里,看到莫昂治画自己的漫画,“如果是我,能不能这样说‘见我一面,你就能画出我的轮廓,真不错,老师谢谢你。现在,老师站在这里,给你当模特,你再修改修改,如何?’这样处理效果会不会改变呢?”对于读书,我们不能把“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看成和用作批评,对于电影,我们要提倡和实践“读电影思得失谋自己未来”。
(四)和读书、行动结合起来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说:“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电影的语言是形象、艺术的语言,读电影得到的知识首先是关于实践的知识;要更专业地读电影就需要理论、需要学问、需要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解读表达。从这种意义上,读书和读电影也是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它们应该相互补充,彼此可以相得益彰。
《道德经》刻画了闻道以后的三种状态:“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看电影后是很容易“大笑之”的,专业地读书也好,专业地读电影也好,我们都要学会“勤而行之”。改造自身、改造实践,这是读书、读电影、读生活、读世界的共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