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这本书,去了一趟临安

我去杭州应该不少于15次了,有两次是和家人专程去旅游,其他都是出差。“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让杭州充满了诱惑力。

到了杭州,肯定要游西湖。可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等西湖十景,我似乎并没有一一游览齐全。

出差自然是没有时间去逛的,经常是早班机去晚班机回,湖光掠影一下而过,甚至西湖边都没有靠近。而专门去的那两次,也因为人多,只能“到此一游”,看个大概,但确实感觉像北宋大文豪苏轼的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温婉优雅。

相传,西湖的十大景观是从宋朝,主要是南宋开始,到清代形成或者修建而成的。

靖康二年,即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继位,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只不过,他这个皇帝做得并不太平。他从小就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皇子,后又被皇兄当做人质送给金人。

因被金人首领完颜宗望误判为一个冒牌顶替者,将他释放,才得以返回汴梁。刚坐上皇位,就在金人的步步紧逼之下,一直往南逃跑,来到风景秀丽的临安府,暂时住下。

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

然而,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赵构又遭受了内部兵变,唯一的儿子也死于这场兵变。加上金军紧锣密鼓地追赶,赵构不得不继续逃亡。这一次选择的是入海三百里。

待金军撤走之后,赵构一行才从海上重返临安,于1138年将此地设为行都。临安府成了南宋实际意义上的都城。

1138年年末,赵构与金达成合议,向金称臣。从这个角度来说,南宋是一个跪着的王朝。

但是,也有李清照、岳飞、张孝祥、陆游、辛弃疾、姜夔、文天祥这些热血沸腾的青年和中年才俊,在临安书写了一系列为青春、梦想和建功立业而奋斗的故事。只是,南宋那个全面退缩的时代能接纳他们的理想和信念,接受他们的热情和执着吗?

马逍遥在《临安客》一书里说:临安有多少故事,就有多少梦碎。

马逍遥是一位酷爱历史的90后新晋作家,已经出版了多部与历史有关的著作。

昨天,我又到杭州出差。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我带着《临安客》,心中想的是去临安。

在《临安客》中,誉满天下的才女李清照“人生要经受几番洗礼,才可以不害怕失去” ;精忠报国的岳飞“谁人更唱满江红”;年轻自信的陆游“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千里浴血擒贼的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多年苦读圣贤书的文天祥感慨着“何为圣贤”……

这次,杭州之行依然是来去匆匆。我今天一早沿着杂草地走到了钱塘江边,江水很混浊,没有风浪,没有临安的感觉。然而,临安客们在南宋的打击和拒绝下,依然为理想坚持和抗争着的一腔孤勇,不只是在南宋落地生根,也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