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出书架上尘封已久的这本兵书,打算每天领悟一计。
被称为“兵史双壁”之一的《三十六计》不仅仅是一部兵法谋略的奇书,也是政治、经济、管理等领域方面可以借鉴的好书。
其中,有很多耳熟能详的计策被大众津津乐道,并沿用至今,成为老少皆知的成语。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共分六套,每套各含六计。分别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前三套是己方力量处于优势时所用的计策;后三套是己方力量处于劣势时所用之计。
胜战计是本书六套中的第一套,包含六计。此计不是“怎么样才能在战斗中赢得胜利”,而是指“在具有充分优势条件下,如何运用智慧计谋获胜”。瞒天过海是胜战计中的第一计。
原文:备周则易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阴,太阳。
大概意思是:越是防备周全时,越容易懈怠,越容易麻痹大意;司空见惯的事,就不会怀疑,也就失去警惕性。秘密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其外。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形成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越是最危险的地方,越安全。瞒天过海主要是指转移视线,骗过对手。
古代很多战争中,都曾用过这种计策。比如,晋献公的公子重耳在齐国时,过着安逸的生活,乐不思晋,一点理想和抱负都没有了。但他的部下却心急如焚。
重耳的妻子齐姜偶然间得知此事,为了激发他的斗志,能够让部下成功地带走他,而像平常一样,设宴跟他饮酒作乐。重耳一点也没有警惕心,根本就没预料到即将发生的事。结果被妻子灌醉,成功地送了出去,交给他的部下。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
“瞒”的表现手法是多元化的,有的用保护色来蒙混过关,有的是伪装欺瞒,在最不可疑的地方藏疑,用计达成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隐瞒性别,让人“雄雌难辨”的例子屡见不鲜。我们耳熟能详的“花木兰代父从军”就是隐瞒性别,创下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壮举;美国也有如花木兰一样女扮男装从军的德博拉·辛普森,她同样立下战功,美国政府授军衔给她,并给付终身俸禄。
还有女扮男装,对爱忠贞不移的祝英台,与梁山伯演绎的可歌可泣的爱情。这些都是表里不一,隐真情的典型事例。
西方有句谚语:“人与瓜类,都难以从其表面加以理解。”意思是说,一个有着沉默、潜伏、远虑的大谋划者,绝不会让竞争对手从他的表面看出任何真正意图。
看解放战争的电影或谍战片,看到很多安插在对方内部人员,身居要职,往往能够光明正大地窃取情报,提供给己方,而不被怀疑。
反腐工作中,让我们看清了那些贪官污吏也常常利用职务之便,扮演着两面人的角色。在公众面前维持着一个好官的形象,而暗中却干着有损人民利益或有损人格的事情。但在功绩的伪装下却不被人怀疑。
“瞒天过海”之计,就是以这样的手法,转移人们关注的焦点,掩盖真实意图,从而达到一个不为人知的既定目标。计谋越是搞得大摇大摆,越容易成功。
看是否解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