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喵说:当你赌上一切去做你喜欢的事,去爱你喜欢的人,那一刻,你是自由的。
01
你幸福吗?
多数人的回答是:不幸福。
因为各种压力,疲于奔命,世界仿佛变得很复杂,而你我,也很难坚守内心的那种安宁。
02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段话。
他说,“五一假期,发小结婚了,不知不觉,自己也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感觉压力很大。眼看着身边的朋友陆陆续续踏入婚姻的殿堂,而自己还没有遇见可以执手一生的人,很是焦虑。但好在,没有遇到你的日子里,我在努力变得优秀,努力变得好看,努力变得成熟,努力变得更有底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物质的需求,远远大于情感。
谈恋爱、结婚、买车买房、育儿等等,都离不开金钱的滋养。
以前不懂成年人的压力,直到自己大学即将毕业,开始踏入社会,开始谈婚论嫁,开始和喜欢的人渐行渐远时,才明白,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太多无奈。
可当真因为这些外在条件,就能让我们将幸福拒之门外吗?
答案并非如此。
一位哲人曾说:世界如此简单,人人皆可幸福。
你相信吗?
03
一位研究阿德勒心理学数十年的哲人岸见郎一和文学作家古贺史健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为我们揭晓了这个答案。
全书贯穿阿德勒心理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以“青年”和“哲人”之间的对话,带给我们心灵的冲击,发人深省。
“被讨厌的勇气”一词,也许你是第一次听到。“被讨厌”,顾名思义,就是“不被喜欢”。
小学时代,也许,你的小伙伴会跟你说,“不要跟小A玩,不然我就不喜欢你了”。后来接触的人际圈广了,才明白,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圈子。并非所有的鱼,都适合生活在同一片海洋里。
我们生活在一个简单的世界里,却无法做简单的自己,99%的原因,都是来自人际交往。
试想一下,如果你生存在一座孤岛上,那座岛屿只有你一个人,你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他人的存在,你也无法跟他人进行沟通,而这座孤岛上,完全可以满足你的基本生存,你还会拥有那么多烦恼吗?
也许那时,我们的认知根本达不到要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同样不会考虑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自然,也没有那么多大悲大喜的情绪。
04
你害怕被人讨厌吗?换句话说,你害怕被人孤立吗?
当然,这两个词并不能同等替换,因为前者只是你不讨喜,后者却是你在经历精神暴力。
最初写作时,我也怕不被喜欢。陆陆续续发布文章后,也会小心翼翼地浏览读者的评论。记得有次,我的某篇热门文章下出现了几条负面评论,我一个人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几遍,心里五味杂陈,难过了很久。
后来经历得多了,也就想通了。毕竟,你我都非完人,又怎么可能做到让人人都喜欢呢?很多人喜欢你,那是因为你的观点跟他们原本的观点近乎一致,而那些不喜欢你的人,不过是秉持着不一样的观点罢了,你又何必要斤斤计较,伤了自己。
有些人之所以敏感多疑,是因为内心不够强大,是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那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更胜一筹、洒脱又自由?
第一,接纳自己
这个世界上仅有一个你,独一无二,不可替代。这句话看起来很像鸡汤,但的确属实。
我们活得小心翼翼,无非是害怕他人的眼光,无非是害怕跟他人比较。
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取得的成绩,并非心生羡慕,而是暗自比较一番后,开始自责和难过。别人优秀,那是别人努力的结果,并不是你的错,而很多人,却把别人的努力,归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只是,你在跟别人较量的同时,忘记提前审视自己。拿自己的缺点跟别人的优点比,你不是把自己往火上烤吗?
所以,不要总是跟别人比较,更不要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你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然后一步步变成更完美的自己。
第二,他者信赖
如果一个陌生人跟你打招呼,你会热情地迎合他吗?
多数人可能不会这样做。
面对陌生人,我们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警惕和提防,然后在脑海里迅速揣测一番对方靠近自己的目的,最后才会假装迎合。等逐渐了解,彼此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后,才会放下那颗警惕心。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事事小心翼翼,这种被动的接受,反而会让我们错失很多机遇。
真正该做的,是像小孩子交朋友一样,放下戒备心,给他充足的信任感。当然,信任是建立在自己初步甄别的基础上,并不是满大街的陌生人你都要百分百地信任。
当我们把对方当作朋友,用心去对待他时,我们也能收获一份诚恳。
第三,他者贡献
既然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就会有属于自己的社交圈,有适合自己生存的集体。
要想在这个大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就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而他者贡献就是其中一项。
前几天看《绝非偶然》这本书时,里面提到了“用户思维”,这跟“他者贡献”颇有相似之处。
就是说,我们在做产品,在营销,在社交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用户需要什么,我们能够提供给用户什么价值。
放在一个集体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些什么,前提就是贡献,为他们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他们提供自己的价值。
然而很多人只知道计较利益,却不知道,我们付出的,总有一天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回到我们身边。所以,与其纠结别人带给自己什么,不如先提供给别人价值。你只有先努力发光,才有被看见的希望。
以上这三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我们先接纳自己,才有可能信任别人,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是很难相信别人的。只有在信任他人的基础上为他人提供价值,才能更快地融入集体,更快地被人看见。
05
难道处理好人际关系我们就能获得幸福吗?
当然不是。
在这本书中,哲人告诉我们,真实的世界是简单的,复杂的,只是我们自己。
那究竟要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自由?
第一,不偏执于过去
很多困在感情里的痴男怨女,一般都有一个共性:拿得起,放不下。
感情也好,生活也罢,很多人过得不快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过去的态度。
阿德勒心理学说:过去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对过去的态度却是可以改变的。
就像感情一样,虽然分开的两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经历着不成熟感情的煎熬,但与此同时,双方一起陪伴,走过一程,也得到了成长,这该是莫大的庆幸和满足。
是曾经的彼此,成就了现在的你我,大家并没有损失什么,而是多了一段感情经历,而是让彼此更加成熟。
只有放下那份沉甸甸的爱,不偏执于过去,不执迷不悟,才能轻装上阵,才能巧遇良人。
第二,不过度幻想未来
一谈起“未来”这个词,感觉遥不可及,却又触手可及。
有些人很喜欢给自己定长远而宏大的目标,可随之而来的,是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带给人重重一击。
定目标固然是好事,它就像方向盘,能带我们到达想去的地方。但是过度地幻想,过度地掌控未来,只会让人更加焦虑。
未来本就是不确定的,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让人着迷又畏惧。
适度地幻想未来,能带给我们动力和希望。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有勇气接受梦想和现实的落差,更要具备调整方向盘的能力。
不过度幻想未来,能接受未来的不确定,才让我们的人生彰显出格外的魅力。
第三,活在当下
其实,很多“大家”都在倡导这个人生准则。
世界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在他的《活法》一书中写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就是要努力。
这其实就是“活在当下”之意。聚焦于你现在所做的事,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
当你吃饭时就应该好好地专注于你碗里的饭,而不是把注意力转移在你所生的闷气上,更不是把心思放在你的手机上。你眼里的色泽鲜艳,嘴里的酸甜苦辣,甚至是扑鼻而来的香气,都是活在当下的体现。
之前,我一直参不透这四个字的内涵,直到我决定辞掉我喜欢的那份工作,对它恋恋不舍,开始珍惜在岗的每一分每一秒时,才体会到其中的奥妙,这是心流涌现的瞬间。
后来我一度跟朋友谈起,做好手头的事,也是同样的道理。
只有活在当下,专注于你所处的环境、所做的工作、所感受的生活,你才能体会到当下的美好和快乐。
不念过往,不惧将来,珍惜当下,幸福便可如约而至。
06
最后,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我们不快乐、不幸福,其实有很多因素,归根结底有三种:其一,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其二,对过去有深深的执念;其三,过度幻想不确定的未来。
那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让我们拥有更精彩的人生呢?那就是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接受你拥有的一切,拥抱所面临的未知,勇敢地主宰自己的人生,哪怕不被喜欢、哪怕不被理解,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就要勇敢地走下去。
最后的最后,跟大家分享一句特别喜欢的话:你所见即是我,好与坏我都不反驳。
希望我们都能简单而幸福!
作者简介:全网笔名“郑小喵”,内容创业者,写作4余年,全网累计阅读量破1000W,自媒体平台运营者,曾任职“短视频编导”,关注@郑小喵�,让我陪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