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狗:跟随内心的冲动,Just do it

懦夫从不启程,弱者死于路中,只剩我们前行。——《鞋狗》

《鞋狗: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亲笔自传》

最近,利用早晚挤地铁的时间,把《鞋狗》这本书看完了。作为一个专职码字的,这部中文译本还是不太敢从文学角度细品,如果说翻译中的错误是硬伤,那么文法上的“信达雅”就只能算是皮外伤了。虽然文字上挂了彩,但粗看+脑补还是能够感受到创始人Phil Knight传奇经历中的“硝烟味”和“战火气”。

从1962年的一个疯狂想法,到1980年成功上市,耐克的这18年,有过合作伙伴的背叛,开户银行的翻脸,竞争对手的构陷,国家权力的紧逼,狡猾的融资技巧,近乎不要命的扩张策略……Phil把这一切都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的真诚,这种真诚在于没有大谈成功学,也没有粉饰当年的不择手段,那些棘手的小细节甚至让我们跟着他一起揪心,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因为真心,所以走心吧。

菲尔·奈特

整本书,我印象深刻且多次回味的要数这段话:

我会告诉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不要因为一份工作,专业甚至职业而安定下来,一定要寻求内心的冲动。即使你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也要坚持追寻。如果你追随自己内心的冲动,将会更加忍受疲惫,每一次失望都会成为你的动力,需要攀登的高峰也会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如果划重点,关键词就是冲动。Phil因为24岁时的一个疯狂想法,因为对跑步的热爱,因为日本一行脱口而出的“蓝带”二字......一切看似巧合的“冲动”之举,把耐克逐步打造成一个300亿美元企业帝国。

Phil的这段话让我深有感触,对,因为我就是这么“冲动”着、顺着心意完成了从行业到职业的大转型,用了5年时间,从传统制造业转到移动互联网,从工科生专业背景转到码字文类职,我不知道这样的转型是对是错,但我知道,即使新媒体业态遇冷,掉粉限流阅读缩水,我还是想写点什么。

当然,鞋狗的基因里不仅仅是顺应天时的“冲动”,还有Phil自带能量场里的地利人和。在俄勒冈大学,遇到长跑教练比尔·鲍尔曼,后来成为创业伙伴;在斯坦福读MBA,因一堂课的作业明白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做过普华永道会计师,让上司德尔伯特也加入耐克;当过大学教师,找到自己相伴一生的爱人。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能量吸引力法则,让一个有战术、有策略的耐克管理者,与一群“奇葩恶棍”相识相伴,以“杂牌军”之力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JUST DO IT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Phil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未来圈层的广度,有句话不是说:“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与什么样的人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不是说外力对自己的作用有多大,而是你选择和谁站在一起就会有怎样的眼界和认知,从而影响自己的人生路径。

试问,你现在的闺蜜圈基友圈还有几个是发小或同学呢?应该屈指可数吧。所以说,圈层就像洋葱,随着我们阅历经验的增长,一层层剥离,逐步淘汰那些幼稚过时的圈层,走进成熟智慧的更高级内层。

鞋狗无法复刻,但我们可以学着跟随自己内心的冲动,去解锁新的圈层。

跟随内心的冲动,前行

PS:对这本书有兴趣的小伙伴,有能力的话还是看英文原版吧,据说湾湾版的翻译相对专业,不过是繁体字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书作者是菲尔·奈特(Phil·Knight),美国耐克公司传奇创始人和领袖,同时多年担任耐克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他...
    田园牧歌928阅读 2,586评论 0 2
  • 白洋淀没去过,采蒲台的苇,也只是在作家孙犁的优美细腻的篇章里,欣赏过。但那在文字里流淌的荷花荡,在那荷花荡、采蒲台...
    周世恩阅读 718评论 1 8
  • Markdown 语法说明 (简体中文版) MacBook的钥匙串 在这里我们可以查询开发者各种证书、以及mac中...
    笨笨编程阅读 581评论 0 11
  • 作者/胄宁 雁阵散去,分作两行, 你我想着来日方长,天各一方。 请你细听那清歌传响, 其中夹杂着人世的沧桑, 也夹...
    胄宁阅读 275评论 0 1
  • 8月16日,环卫局渣管科安排部署执法人员43名,车辆12台,采取设立检查点和,24小时不间断巡查的方式,检...
    wuouwuouou阅读 151评论 0 0